出自《范文正公集》 (元刻明修本) 宋朝兴学,始于商丘。书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了解应天书院之前,不妨来看一下它所在的城市商丘。 商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商王朝的最早建都之地,也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是商文明的诞生地。自古以来,在这片土地上,庄子、惠子、墨子等众多思想家都出自这里。唐代的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众多诗人都曾在此留下动人篇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担任归德军节度使的治所就在商丘,当时叫宋州,因此黄袍加身后,“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州名也”。新的王朝叫宋朝正是这样来的。 《义学记》云:“宋时天下有四书院,应天府书院为首。”应天书院的前身源自五代后晋时期杨悫创办的睢阳学舍。戚同文听说杨悫在教授生徒,就来到学舍,前来求学。杨悫教他《礼记》,随即成诵,杨悫非常吃惊,就把他留下了。不到一年,戚同文把五经都背会了。杨悫把妹妹嫁给他了。杨悫去世后,戚同文继续办学。他没有辜负老师的重托,办学取得很好的成效。据《宋史》卷457《戚同文》记载,“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文莹《玉壶清话》也有类似的记载,称:“其徒不远千里而至,教诲无倦,登科者题名于舍,凡孙何而下,七榜五十六人”。戚同文的弟子宗度、许骧、郭成范、王砺、滕涉等先后担任朝廷重臣。这是书院发展的第一次辉煌时期,名气日渐增大。书院的骄人成绩,很快引起关注。 书院与城市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到了真宗一朝,商丘的地位不断提升,先后升宋州为应天府,正是“应天受命”的寓意,随后升府为陪都,称南京。书院的地位也不断飙升。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令陈尧佐题榜,赐额“应天府书院”,书院上升为官学。这一举动具有重要意义,宋代的州郡置学始于此。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庆历三年(1043),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最高学府,办学声誉和规模进一步提升。 大中祥符四年(1011),书院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学子范仲淹。范仲淹在此跟随戚同文刻苦攻读诗书近5年。《宋史》对此有生动记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范仲淹刻苦求学的精神,在读书人之间广泛流传,成为一种精神偶像。直到南宋,楼钥在写作《范文正公年谱》的时候,还专门记载范仲淹求学的情形:“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没有非凡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是难以做到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考中进士,成为北宋璀璨群星中的一颗。 天圣四年(1026), 范仲淹母亲在商丘病逝,他在回家守丧期间,受晏殊聘请掌管书院,教授生徒。从学生到老师,实现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还有思想的成熟。范仲淹因材施教,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后,自己先作一篇,来检测难易程度,也为学生提供一篇学习的范文。“宋人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这一时期,也是应天书院发展的高光时刻,范仲淹回顾书院历史,“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老师和学生的出色成就,造就了一座书院的四海闻名。 靖康之变后,书院进入衰落期。1127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称帝,史称南宋。随后,南宋王朝一路来到南方,大量的文化世家带着文献典籍来到温润的江南,文化的重心也随之南移,这在某种意义上肇启了南方书院和文化的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