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把这里当成我的第二故乡——杭州。
记得,当初选择来杭州,是因为传说中的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那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那个枕于梦于美的少年,曾经是怎样渴望着有一天,能到西湖的断桥上去走走啊。
终于有一天,他背着简单的行装,从那个遥远的名叫长洲的小山村,一个人,在桂林的火车站买到一张加班车的站票,激动而又有些不安地坐上了来杭州的火车。然而,33个小时的长途颠簸,使我一下车便几乎晕倒在萧山火车站的出站口。像一个刚从母体里奔跑出来的婴儿,面对眼前这样热闹而有繁华的城市,惊恐,使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毕竟我是来谋生的,西湖和断桥,只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风花雪月的梦。
几经周折,一个好心的萧山人,把我介绍到了一个建筑工地。就这样,一晃就是十八年。十八年,我跟随一个名叫“大华建设集团”的公司,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杭州,让我这个土里土气的乡下人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更值得庆幸的是,漂泊多年,我在这里找到了让自己文学梦想扎根、发芽的土壤——《杭州日报》。
因为一篇小小的《月亮的耳朵》(这是一篇写给母亲的小散文),《杭州日报》的记者周华诚,带着几位文学青年来到我所在的工地上,热情地慰问我和我的工友们,并一再叮嘱我,有空要多写点工地上的人和事,让都市人更多地了解我们这些建筑工人的生活和状况。
因为一篇小小的《体育场路218号》,西湖副刊的编辑几次打电话给我,想方设法将二百块钱的稿费转账给我。原本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怎奈我的工地时常迁动,怎奈我这个被时代淘汰的人用的是老年机(但是现在,我已经换上了智能机,见笑)。这篇文章因为获奖,还有一千块钱等值的实物奖品,编辑几次打电话给我,叫我到报社去领取,可是我怕麻烦,再说那么多的东西拿到工地上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卖么?送给人家还差不多。于是我便说,东西不要了,你帮我拿去送给报社的同事们吧。
没想到,不久以后,她将一千块钱奖金转发给了我。我不忍心去想,在那样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们是怎样处置那些东西将它变成现金的,那需要怎样的一份耐心啊。
更无从感激的是《杭州日报》对我故乡的那些渴望从大山里走向世界的孩子们的关怀。
2012年秋天,《杭州日报》联系我说,决定将一批书籍送给我故乡的孩子们,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去,说是要叫我带路,一起回到乡里去送书。我不假思索,欣然地答应了下来。几天后报社派记者李琛和王毅与我一起,将几大包书籍拉到杭州火车东站,运往我的故乡——广西桂林灌阳,一个名叫长洲的小村庄。
那是一个无比辉煌和灿烂的金秋。在那样一个放学的傍晚,李琛、王毅,还有我,将车停在孩子们放学回家必经的土路上,各种不同的书本和读物摆在车头和地上,静静地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那些拖着疲劳的双脚,走在坎坷的土路上的孩子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在他们放学归来的路上,会遇见生命里最珍贵的一份礼物,那是怎样激动和感人心怀的场面啊。
听说这些书是运来赠送给他们的,孩子们都高兴得欢叫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涌向到车头,抢着挑选各自喜爱的读物。
一个被挤到外围不知道被谁踩了一脚的小女孩急得“哇”的一声哭了一起来。
李琛走过去将她抱起来,微笑着问:小妹妹,别哭,你要什么样的书?叔叔帮你选。
小女孩用手擦了擦眼睛,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李琛说:“我要一本《新华字典》,老师说,读书要学会查字典,可是妈妈不帮我买……”
“哦,是这样,叔叔帮你去拿,叔叔车里还有呢,不要哭。”
我这才看到,好几本《新华字典》都被几个孩子抢着抱到了怀中,那样子,就像抢到一块宝贝似的。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对我说过的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一点不假,看孩子们的笑脸啊,还有什么能让他们乐成这个样子。
回过头来的时候,我看到李琛怀里的小女孩双手把一本《新华字典》拥抱在怀里,已经破涕为笑了,真后悔当时没有把这样感人的镜头拍下来。
稍后,我们把剩下的一些书,送到了村里的小学图书室。小学的校长,是我初中的同学,名叫邓国兴。他高兴得连说话都口吃起来,紧紧地握住王毅的手,忙不停地说,“你们,你们这是……这是雪中……雪中送炭啊!”
真的啊,对于故乡,那些渴望从山里走向世界的孩子们,还有什么比书籍对他们更合适和重要的呢?
前些日子在一篇文章里读到的一段话。在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以色列的犹太人,家中当孩子懂事的时候,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比钱和钻石都贵重的多,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杭报对我家乡孩子们的用心良苦,不用想,这些年《杭州日报》也一定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了不少次大大小小的爱心送书活动,他们的爱心想来已遍布如我故乡一样的大大小小的村庄。
今天,在杭州日报六十五周年华诞之时,不管再忙,也不管自己的水平再淡,也要写下这篇不成文的文章,代表我和我故乡的父老乡亲、孩子们,对《杭州日报》说一声,谢谢!
稿件请注明“我与杭报的故事”,并发送至邮箱:xihusank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