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青藤自垂,梧桐飘逸,秋日的晨光窜进蜿蜒古朴的混堂巷,将我们带进了“车马慢”的莫干山路79号。
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位于西湖区西溪街道上马塍社区。小区共10栋房子、265户居民,其中80%是60岁以上的老人。房前屋后,宽敞整洁的道路上不见一辆私家车,偶有市民骑着自行车缓慢经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莫干山路79号是一个无车化小区,外面车辆开不进,但丝毫不阻碍子女们过来看望老人。这张特殊的通行证,就是“孝心车位”。 由于小区紧邻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6月,小区自管小组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讨论协商,共建了“孝心车位”。在节假日和双休日的白天,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将单位停车位提供给到小区看望老人的子女们,每天可免费停车4小时。子女工作日来的话,有两个办法:只需临时停车的,可以停到小区门口特别划定的“孝心车位”里,每车每月可申领20个小时的停车时间;需要晚上停车的,也可以办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停车库的包月服务。 “孝心车位”让“常回家看看”变得更方便。这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如平淡生活中的一股暖流,温暖和滋润着每一位老人和子女的心。当然,杭州的温度远不仅于此。杭州的温度,存在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存在于每一个新老杭州人的奉献里。 “杭州的车让人,真的让人感动。”这是多年前,一位游客发出的感慨。从2007年公交车率先礼让斑马线,到后来出租车、私家车等机动车“见人就让”,杭州的文明出行成为全国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车让人并没有惯坏行人,而是让行人对司机也多了一份尊重。 早高峰,一辆私家车在斑马线前停下,耐心等待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妈妈经过,车子后面很快排起了长队,可是没有一位司机按喇叭。推婴儿车的妈妈也比平时加快了脚步,过了斑马线后,回头招手向司机表示感谢。这种互相礼让的画面,总能在杭城街头看到。
说到奉献,志愿者这个身份当仁不让。他们是马路或地铁上的督导员,是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是疫情防控期间小区的保安员,还是G20杭州峰会、杭州世游赛等重大赛事的服务员……截至2020年7月,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340万,也就是说,每3个杭州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从红马甲到小青荷再到小马甲,杭州已然掀起了全民志愿服务的新风尚。 杭州之美,不仅美在秀丽的自然风光,更美在温馨、和谐的人文景象。烈日下的交警、雨中的环卫工人,还有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他们看似习以为常的付出,却一起扮靓了杭州的景色。如果说文明是开在杭州这座大花园里的万紫千红,那么奉献就是春返大地时,被播下的一颗颗种子,而你我都是播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