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大家清点好设备,漏拿了可就要白跑一趟了!”8月24日上午,位于杭州滨江区的杭州万事利漂染有限公司园区内,许燕冰招呼着同事把车上的设备往下搬,不到1分钟,地上就堆起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箱子。当天,他们要在厂区完成废气监测。 许燕冰是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监测站)监督室的副主任,1984年出生的他一毕业就进入到监测员的行列,这份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管天管地管空气。由他们监测出来的数据不仅是其他部门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地区环境好坏的直观反映。因此,监测站的工作对守护碧水蓝天尤为重要。 夏季是各种废气排放容易超标、臭气扰民投诉增加尤为明显的季节,也是许燕冰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这个蓝天下的护卫队是如何炼成的。 每次监测都是负重探险 上午11时,气温高达39℃,阳光正毒。“来,大家吃点藿香正气丸。”许燕冰说,等会上了监测台,温度更高,他们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必要的避暑措施不能少。 看着大家扛着设备艰难地上楼,我忍不住问:“监测需要这么多设备?”许燕冰神秘一笑回答说:“这次带的设备还算少呢!别看只是监测废气,里面的道道多着呢!气体里有没有臭味?挥发性有机物超不超标?氮氧化物含量多少?每一项都关乎蓝天的色泽和清新度,而答案都藏在这些设备里。” 来到四楼的房顶,一个20多米高的废气烟囱映入眼帘,这个烟囱里的废气,就是今天的监测对象。目测到达监测平台的路径,要先穿过纵横交错的管道,再爬两段垂直的简易直梯。我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怎么上得去? 犹豫间,身手敏捷的许燕冰已经爬到了一个中转平台上,把绳子扔下来,再把设备一件件小心翼翼地吊上去。“杭州企业的烟囱,我基本都爬遍了。”许燕冰说,参加工作以来他就一直在这个岗位,爬高低不同的烟囱、下深浅不一的河道是常态,每一次监测都可以说是一次探险。说着,他撸起袖子,黝黑的胳膊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疤痕,“烫伤的,刮伤的,勒伤的,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再加上五六十斤重的监测设备,说是负重探险也不为过。” 时值中午,户外气温急剧攀升,在太阳下暴晒的管道、扶手都热得摸不得。因为没注意脚下,我被管道绊了一下,脚踝处立马升腾起灼烧感。 看到我的窘迫,监测员颜工赶忙来提醒,这些监测平台往往是安全设施最弱的地方,摔伤是他们这一行最常见的工伤。他说他最惊险的一次是在一个锅炉厂,下楼梯时手扶的栏杆突然掉了下去,“我要是身子再往上靠一点,整个人就掉下去了!想起来就后怕。”也正因此,大家每次监测都跟探险似的,走一步看一步。 户外实验必须耐住寂寞 还没从窘迫中缓过来,一股热浪袭来。挨着废气烟囱的小通道,是监测平台最热的地方。许燕冰拿出温度计,不到10秒钟,上面的数字就从50℃飙升至60℃以上,并稳定在62℃。我热得有些喘不过气来,许燕冰和同事们却说“还行”:碰上四周都是烟囱的监测台,那才叫一个闷罐子。 “监测废气是最累的,带的设备多,风险也大。顺利的话要三四个小时,遇到点麻烦,做七八个小时也是有的。”说话间,许燕冰的脸上、脖子上就挂满了汗珠。这个不足1平方米的小空间,就是他和同事们的实验台,只见一根细细的管子插入烟囱接口,废气就源源不断进了采样仪的瓶子里,收集好一个就贴上标签放好。“现在的空气比以前好太多了,企业也比较配合,基本能做到按规排放,居民投诉也少了。”许燕冰一边说,一边将采样记录详细记录在本子上,包括时间、采集内容、仪器显示的数据等。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也从中午的直射,转到下午的斜射,这时监测站的队员们已经在这里待了4个多小时。 “为啥不让仪器测着,你们在楼下凉快处等着呢?”听了我的问题,许燕冰耐心解释说,不同于实验室,这些仪器比较“娇气”,环境不稳定,摆放不平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们正常发挥。除了要实时盯着仪器,他们还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监测项目。“我们辛苦几个小时,就能为改善这个区域的环境出力,这工作值嘞!”许燕冰说。 “只有懂得监测的流程和意义,才能耐得住寂寞。”这时,已经蜷着身子站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员凌晨接上了话茬,他和许燕冰一样,大学里学的都是跟环境有关的专业,这也让他们对这份工作有天然的敬畏心。尽管监测过程很熬人,可一想到能第一时间拿到空气质量数据,他也甘之如饴。 管天管地只为保护环境 有人说,监测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担当着“哨兵”的作用。许燕冰说,这是一个干着苦、心里甜的工作。 “你有没有注意到,杭州上半年的天格外蓝?”许燕冰一边熟练地操作仪器,一边开心地分享自己拿到的空气“成绩单”:今年前7个月,杭州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6%。 “当然,环境变好是大家携手努力的结果,但我们监测员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对环境的污染。”许燕冰坦言,这就像消灭环境污染的漏洞,让大家特有自豪感。 2016年,他还收获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G20蓝”。为了G20杭州峰会期间的蓝天,许燕冰和同事们提前半年准备,每天不知疲倦地带着几十斤重的设备去监测,一遍遍地给企业体检,最后看到碧空如洗的“G20蓝”,感觉一切都值了。 从天上到地下,都是监测员们的辖区。听起来很酷,可绝大部分时间,与监测相伴的都是高风险。聊起这个,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颜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前不久他在采样点放降尘缸的时候,不小心踩空摔了下去。为了不让家人觉得这是一份有风险的工作,只说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 “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事业。”与2007年刚入职时相比,现在的凌晨对监测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监测站的一员,他自诩为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里的“救护员”,哪里的河道被污染了,哪里的废气超标了,都要第一时间出动。长期下来,如何布点,怎么采样,带哪些设备,都能条件反射般应对。 13年工作下来,凌晨也切实感受到空气在变好,河道在变清。他指了指平台上铺开的设备和瓶瓶罐罐说,就像这些“小玩意”,看着不起眼,却能给他们最直接的反馈。下午3时,许燕冰和同事们完成了当日的监测任务。此刻,蹲了4个小时的我,已经有点站不起来了,呆呆地看着他们把摊开的仪器一一归置起来。 “东西要原样收好。”许燕冰说,明天,这些“家伙”还要跟着他们去下一个监测点,可能是一个更高的烟囱,也可能是郊外的化工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蓝天下的护卫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