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客户端 滨江区明德路上的啦喜街,全长不过300多米,却结伴藏着200多个沿街商铺,加上楼上3层的门店,吃穿用,都能在这里买到。 逛啦喜街,很像参加一个游园会,温州的瘦肉丸、哈尔滨的烤冷面,山东的烤鱿鱼,都在同一个地方相会了。往来的人,不管戴什么款式的墨镜,涂什么颜色的口红,都只有一个目的:好好吃上一顿。 这阵子,杭州人对这条街的想念,很容易就能被看到。 早在3月2日,网友“库鸟飞云箭”就对这条街上的味道“迷之想念了”: 迷之想念啦喜街的吃的了,可能是因为疫情(期间)太久没出门胡吃海塞的缘故吧。 而网友“小姚不爱喝奶茶”对这条街的想念,则来得更加具体: 好想吃寝室旁边啦喜街的炸串儿、炸年糕、狼牙土豆、小馄饨、土豆粉、凉皮、烤猪蹄、烤鸭卷儿、重庆小面、炒河粉、烤冷面、芋圆、奶茶、冰糖草莓...... 网友“库鸟飞云箭”在微博上回复另外一位“想念啦喜街”的网友说:等啦喜街开了,一定要去走一波。 我从啦喜街市场管理办公室了解到,自3月1日起,啦喜街的沿街商户就开始陆续复工了,目前已经有70%的商户恢复营业。 温州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总体来说,一天比一天好 “美女,你的烤猪蹄好了。” “帅哥,你的粉丝好了,要香菜自己加啊。” 这是一条刚走近,就能闻到肉香的小巷子。这些熟悉的叫唤声,是摊主们的热情,就像和往常一样。 为了统一管理,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临街的一面做起了防护栏,只开放了两个出入口。门口都有工作人员值守,进入要出示健康码。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啦喜街不再是开放式的了,进出只能走这两个口子。 “给你加点温州的酸菜,我们自己做的。” “牛肉汤再给你加一勺,味道就好了。” 牛百岁的老板娘杨大姐,在啦喜街已经开了8年的店,店铺差不多10个平方米。 3月1日,店里恢复营业。刚开业那天,整条街都很安静,但杨大姐的店,陆陆续续就会来两个、三个顾客,没怎么停过。 刚恢复营业那段时间,店里只有杨大姐夫妻俩撑着,帮工们都还没有回来。杨大姐说,就像回到了8年前来杭州打拼时那样。 现在,帮工回来了几个,加上夫妻俩,一共有5个人了,从早到晚轮班。 杨大姐夫妻俩都是温州人,店里卖的牛杂粉丝、瘦肉丸、糯米饭,也都是地道的温州小吃。 他们也一直在研究新产品,2019年年底,店里买起了温州鱼饼,杨大姐在店里贴了好大一张海报,想推一推。不过,我在边上站了20多分钟,大家最爱的,还是他们家的瘦肉丸和牛杂粉丝。 “悄悄跟你说,我现在已经进了一些货,在研究新产品了。”杨大姐说,至于做什么,还是个秘密,到时候来吃就好了嘛。 “不过,不管做什么,我们做的一定都是温州特色小吃。”杨大姐说,温州特色,就是他们的招牌。 半个月做下来,和去年同期比,顾客少了很多,但老板娘心态很好。 “温州人做生意,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温州人是很吃苦耐劳的。现在又不是啦喜街这样,很多地方都这样的,慢慢地,都会好起来的嘛。总体来说,一天比一天好。” 以前店里忙,从来不做外卖 现在不得不做了 上周末,大概是杨大姐最忙的时候,周六(3月14日)从早上8点开门,忙到夜里12点,店里的食材全卖光了,一点没剩。所以,夫妻俩多准备了一点货。 最受欢迎的瘦肉丸,一天能卖出多少碗? “就拿昨天来说吧,这个数。”杨大姐走近我,比划了一个数字,“我看你是温州老乡才跟你说的噢,但是这个数字你不能写出去的,这都是商业机密啊。反正来买的人挺多的,啦喜街有名气了嘛,我们在啦喜街上也有名气了。” 以前,店里生意好,从来不做外卖。现在是不得不做了,来街上吃的人不多。 对杨大姐来说,做餐饮是一种爱好。“喜欢做吃的,就会用心去做。” “就像这个瘦肉丸,我们买的都是土猪肉的后腿肉。你看这个醋,都是温州带过来的,运费都要5块钱。” 杨大姐说,做瘦肉丸,是“家族手艺”,家里人做瘦肉丸30多年了,她儿子还没出生,阿姨就教她做温州小吃了。 “吃了好多年了,就喜欢他们家的。” 在东冠路开奶粉店的许海珠也骑了5分钟的车,专门过来打包了两份瘦肉丸。 “我经常来吃的,想吃温州的味道了,就会来。” 老家温州永嘉的吴先生,现在四季青服装市场开了家门店,也在杨大姐店里买了一碗糯米饭。 “老板娘,你们家的粉丝,我做梦都想吃。” 一位姓冯的小姑娘,是和小姐妹从萧山专门赶过来的,叫了两碗牛肉粉丝。 “来来来,小伙子,你采访采访她,她说做梦都想吃了。”杨大姐招呼我。 小姑娘扭头看到我,有点不好意思。“就是很想吃的意思,好久没吃了嘛。” 回杭州前,杨大姐也不知道今年的生意会怎么样,但是她想着,不管生意怎么样吧,总得先回来把店开起来,先把人气做上来。 “肯定是想赚钱的,做生意哪有不想赚钱的。可这钱得慢慢赚的,急不来。东西好吃,自然就有人来的。东西不好吃,不管你服务得多热情,都没用。”来店里吃的,都是回头客,都是靠顾客带顾客的。 杨大姐很热情,一个小伙子来要了份牛肉粉丝,随口说了一句,我也是温州的,就多聊上了几句。这是温州老乡自然而然的熟络。就像杨大姐说的,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 临走时,我问她,杨大姐,你今年几岁啦? “美女还要说几岁哒?”杨大姐笑着对我说。 说完这句,她又从锅里捞起一份粉丝,“尝尝我们自己做的酸菜。” 希望下个月会好一点吧 29岁的夏文启,老家江西,一家人在啦喜街开了一家卖花甲粉丝的店。 “美女,要几份?葱和香菜要不要?” 看到有顾客来,小夏总是很热情,每说完一句话,总会笑一笑。这份热情,掩藏了他的一件大心事:生意比以前差了很多,连一半都没有。 刚恢复营业不久,店里还没开始做外卖。不过,小夏已经在考虑了。 2014年,小夏一家就在啦喜街开店卖粉丝了,现在店里一共6个人,要从早上9点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 “你看这条街上,以前都是人挤人的。”小夏说,目前没想过改做其他的,做餐饮,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种爱好。 “希望下个月会好一点吧。”小夏说。 啦喜街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街上堂食的桌子,撤掉了好多,以前都是摆满了的。现在每张桌子之间的距离都在一米以上。 下午2点多,堂食的人不多。 工作人员说,来啦喜街的顾客,60%以上,都是学生。现在学校都还没有开学,所以生意就淡一些。 是啊,滨江高教园里的学生,几乎每一个人的青春里,都有过啦喜街。班里有人生日,准会去这条街上大吃大喝一顿;那些姑娘们啊,也在这条街上被表白过。他们在这条街上,都有过一个长长的故事。 你们想念的啦喜街的好吃的,都慢慢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