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拍一响,明目清亮。一引二白三唱,其声宛畅,感动里人。
中国的传统曲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它还承载了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文化记忆。 然而,伴随着时代车轮的飞速旋转,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以及多元文化格局的日趋形成,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曲艺的命运也随之由昔日的"万众瞩目"、"一枝独秀"逐渐走向边缘化,有些曲种、曲目甚至几近消失。 作为杭州土生土长的戏曲,武林调的命运同样如此。 从清末民初出现到现在,中途失传几近40余年,武林调的传承之路走的更为坎坷艰难。 我们似乎更应该认识到,我们并不是一个文化的终结者,而更该做一个传递者或者传承者。 不能等到若干年以后这些曲艺文化躺在文化博物馆或者某某曲艺纪念馆里,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武林调又名“杭曲”,元代称杭州为“武林”,故称“武林调”。它是在杭州宣卷(宣卷:宣讲宝卷的简称,始于宋元时期,是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俗曲发展而成,用杭州话说白、演唱,流行于杭州及其周边地区。 清代中期至末叶,现代意义上的曲种“杭州宣卷”大致形成,一大批世俗题材的宝卷,在民众的节庆活动中作营业性演出,这就是武林调的雏形。 民国初期,在茶馆、堂会演唱的表演方式称为“平台武林班”,这就是曲艺形式的武林调。因形式简易、通俗易懂,遍布杭州街巷及周边地区。 1932年,国民政府以“有伤风化”为由禁演武林调。 1934年,武林班艺人联合与当局斗争,武林调恢复演唱,发展迅速,成立了行会组织“春秋社”。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杭州沦陷,武林调艺术陷入低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下里巴人”的民间说唱艺术,武林调重获新生。 1951年,武林调行业组织“春秋社”撤销,武林调艺人参加杭州戏曲改进协会,武林调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曲种。 1956年,经浙江省文化局等对浙江曲艺民间艺人普查登记后,武林调定名“杭曲”。 1966至1976年“十年动乱”,杭州曲艺团被撤销,武林调艺人被迫转业,武林调艺术开始衰落。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林调(杭曲)艺术重获新生,逐渐发展起来。 武林调的传统形式为多人各持乐器,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坐唱,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式,生、旦、净、末均用杭州话的书面语,丑角用杭州通俗方言,表现程序是先和音开场,唱开篇,再由正书人物“一引二白三唱”出场。 其艺术特色则是叙唱结合,又说又唱,一人担当多个角色,模拟形态,塑造人物,力求通俗形象,引人入胜。 艺人把书台上用的茶壶(生机壶)、茶杯(添语杯)、手帕(没大小)和扇子(万能扇),称为“四宝”。 2008年武林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 现存的武林调老艺人均近八十高龄,曲目大多散失。 为了挽救武林调的濒危局面,杭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目前健在的武林调(杭曲)艺人王桂凤、贺美珍、胡梦、万文观等进行声像资料抢救性拍摄,组织群艺馆音乐干部、曲艺干部记录整理武林调(杭曲)曲目,邀请老艺人重新排练,并在说书场演出。 贺美珍、王桂凤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进入论坛讨论 延伸阅读: 历时三载 纪录片《杭剧寻踪》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