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份“年终奖” 这一年所有的努力都值了!》报道追踪
昨天本报刊发了关注早产儿群体的报道《浙大儿院医护人员收获建院以来最厚重“年终奖”》,早上一上班,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的护士长罗飞翔从传达室拿了份都市快报,“一拿到科室大家都很兴奋,是一股温暖而坚强的力量,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爱和希望”。
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护士给早产儿喂奶。 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望眼欲穿的妈妈终于看到了自己孩子的照片 护士长罗飞翔摄
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电动摇篮床里是一个恢复良好的早产儿。 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送锦旗的早产儿家长群(“省儿保六楼早产勇敢健康宝宝群”)里有160人,大部分是已出院的早产儿家长,还有少数正在院内治疗。很多人说,一边看报道一边哭,我也加入了群,一听说我是记者,父母们七嘴八舌:“多多报道NICU,让更多的早产宝宝受到医治,也普及一下医治费用国家报销政策。”
他们还有个想法,成立一个早产儿的公众号,把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护理之类的情况写一写,“到时候六楼门口设个二维码,新的病人就可以加入”。
上周领头送锦旗的小奕妈妈也在群里。昨天她很开心,因为上午医院通知她,小奕各项指标达标可以出院了。但她却高兴不起来,晚上她在群里讲述了白天看到的一幕:
“我上六楼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宝妈站在门口哭,睡衣睡裤,肚子怀孕似的。”
“我以为她宝宝住进来了,她担心,我还去安慰她。后来有个护士出来喊别的家长,这个宝妈就自己想走进去。护士说不能进的,她一直往里进,护士一直喊。后来医生给她隔离服,让她进了。”
“过了会儿,两个医生扶着她出来,听说孩子没了……这个妈妈一直哭,也不回话。我安慰了也没用。宝宝爸爸也来了,按了医生铃,也站在门口一句话不说,傻了。”
小奕妈说完,群里一片沉默。
……
昨天下午1点,群里有人突然@我。“记者同志,有没有25床宝宝的照片?剖出来看过一眼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了。”
我帮她问了NICU的护士,护士说最好是有宝宝的名字,因为“床号会变的”。
这位妈妈答复,孩子还没有名字,1月15日进去的,一直是25床。
她说这次是二胎,一胎很顺利足月顺产,二胎前面6个月都很好,后来有出血,但她对胎盘低置的后果不了解,又因为一胎顺利,二胎就忽视了,三来工作忙,没及时卧床保胎,就不幸早产了。
过了半小时,护士长罗飞翔给这位望眼欲穿的妈妈发来两张插着鼻管的孩子在睡觉的照片。群里有经验的妈妈说,这是早产儿喝饱奶后酣睡的样子。
这位妈妈收到后,一连说了3次谢谢。
“谢谢!看得我都快哭了,当时剖出来就看了性别,脸都没看着,谢谢谢谢!”
昨天《浙大儿院医护人员收获建院以来最厚重“年终奖”》在快报微信公众号发出后,到中午12点,微信评论区就已经放满了100条。评论中很多都是妈妈,她们说看到这些宝贝的照片,就会想到自己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