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呈四穴结构 图片由警方提供
文保部门在墓中发现了较珍贵的“淳化元宝”
8月3日傍晚,桐庐分水镇岭源村,村外约2公里的一片板栗树树林里,十几个身影映着晚霞,猫着腰潜进了林子深处。
十几个人里,有分水派出所的民警,也有自愿跟来帮忙的岭源村村民。村民路熟,一下子就摸到了林子里的一方小土包后面。
这小土包是3日当天中午,突然“变”出来的,到傍晚这会儿,已经堆得有一人多高。偶然路过的村民看着蹊跷,悄悄报了警。
土包后头,传来闷闷的刨地声。民警大叫一声“不许动”,从土包后跳了出来,面前三个“大伯”手里的锄头“咚”掉到了地上。
站在中间那个大伯,脚下放着两个陶罐。罐子一大一小,外头都沾满了泥,一看就是刚刚出土。民警上去一把拉过大伯,给他上了手铐。边上两人似乎作势想逃,但见后路已被村民们堵住,又老实地蹲下了。
三人盗的是一座罕见的四穴家族墓
虽然在场的民警跟村民们,考古方面都是外行,但借着月光,大家心里都已经有数,这三个人盗挖的,是一座相当古的古墓——三人效率当真高,凭着几把锄头、铁锹,一天时间不到,居然已经往下掘了将近2米,一座四穴相连的墓葬,完全暴露在了地表。四个墓穴,全部用厚重青石板砌成,石板上斑斑驳驳的土块和青苔,显出了墓葬的年代。
民警马上把情况报给了县文物行政部门,县博物馆当晚就派了专业队伍,开始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
“这居然是一座北宋时期的墓,距今已经整整1000年。”县博物馆的刘馆长说,“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发掘清理,我们在墓里找到了一些零星的文物,但同时也找到了好几个盗洞。几个盗洞从痕迹上看,都是年代相当久远的。墓里原先很可能藏有一些珍贵文物,但在这1000年里早已经被盗光了……”
刘馆长介绍说,这个四穴墓结构比较简单,都是长方形的砖室墓,朝向东南,四穴从左到右整齐排开。墓室的左右两侧,各砌着一条青砖,作搁棺之用,同时也可以防潮。墓砖的上部,用大小厚度不等的厚实青石板作盖墓顶,青石盖板向上距地表高度约1.7米。
四个墓穴中,墓一长2.38米、宽0.71米、深0.72米,墓中除了碗、罐、铜钱之外,还有三根女性的发簪陪葬,墓的西壁墙上开着一个55×50厘米的盗洞,跟墓二打通。
墓二长2.65米、宽0.73米、深0.72米,墓中只有碗、罐、铜钱,没有女性饰品,此外墓二的西墓壁上,也开着一个盗洞,跟墓三打通。
墓三跟墓四,虽然朝向仍旧是东南,但偏移的角度要比一、二号稍小一些,意义不明。其中墓三长2.65米、宽0.70米、深0.72米,跟墓二大小一致,出土文物种类也一致;墓四长2.34米、宽0.70米、深0.72米,跟墓一大小一致,其中也出土了三根发簪。
“这些对应关系是很耐人寻味的。很可能墓一墓二和墓三墓四,分别葬着两对夫妇,发簪和长度略短一些的墓穴,都代表着里面葬的是位女性。这两对夫妇既然葬在一起,肯定也是一家人了。但因为南方土地比较潮湿,1000年过去,四具骨骸都已经彻底腐烂、消失了,周边又没有出土任何的墓碑、墓志铭,要找出墓主人的身份是不可能了。”
不过刘馆长强调,无论如何,这个四穴墓在古代平民墓葬里,都还是比较罕见的。“古墓中双穴(夫妻合葬)甚至三穴(夫妻加妾)的都还算常见,四穴的真的少。四个人的身份、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除了两对夫妇合葬,也有可能是一夫一妻加两妾合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