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大奖找故事 廉政故事大奖赛全国征稿啦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8-18 07:07   

本报讯 一等奖4名,奖金各1万,面向全国征集廉政故事。

近日,第四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在全国范围征稿,除了一等奖外,还设二等奖8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6名,奖金各3000元;优胜奖20名,奖金各1000元。

余杭区是“中国故事之乡”,“良渚文化”“大禹治水”“古运河”“径山”等经典传说世代相传,特别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2006年,余杭区开始用“故事”这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反腐、清廉、为民的崇廉理念,并分别于2006、2009、2012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参赛者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的,累计收到作品6751篇,结集获奖作品出版发行了《比比谁厉害》《清风廉韵》《故事里说廉政》等廉政故事教育书籍。

其中《看一眼一百万》和《惊心的子弹壳》两件作品还分别获得第九届、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参赛稿不超过3000字

征集截至今年9月30日

本次大赛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曲艺家协会、杭州市文联、中共余杭区委主办;余杭区委宣传部、余杭区文联承办;《山海经》杂志社、《都市快报》社、“故事派对网”、“中国廉政文化网”、“江南文艺网”协办。

评委会由主办、承办等单位领导及国内通俗文学专家、故事界著名人士组成。评奖坚持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各奖项由大赛评委会评定,由大赛组委会公布。

投稿内容要求:

1.廉政故事大奖赛参赛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故事,一般不超过3000字。

2.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突出“正风反腐、清廉为民”主题,既可以歌颂先进、弘扬正气,也可以揭露问题、鞭挞腐败。

3.创作手法上,纪实虚构均可,纪实作品要求事例真实。

截至日期:

2015年9月30日截止。

投稿方式:

网络:登录www.storyparty.com(故事派对网);

来信:邮寄至杭州市余杭区临平景山路42号305室,余杭区文联故事派对网站,邮编:311100。

组委会对初选入围作品拥有网上公布、宣传及出版权。凡报送作品参加本次大赛的作者,即视为自愿遵守本通知的各项规定。

什么样的好故事能获奖?我们选登一篇去年一等奖作品,请大家欣赏。

文章叫《苦涩的茶香》,作者褚良明是余杭塘栖镇文体中心的工作人员。他说,稿子并没有特定原型,但其实到处都是原型,比如送礼、救山火、有人想着法子延年益寿等情节,有的是生活中见到听说过的、有的则是新闻上看到的。

“我们塘栖有个故事沙龙,是全国第一个故事沙龙,十来个人常常聚到一起喝茶聊文学。”褚良明说,初稿写完时,曾拿到沙龙上,大家给了不少意见,比如选取“茶”这个意象,是因为茶跟杭州有不解之缘。


《苦涩的茶香》(缩编版)

作者 褚良明

梵音山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山下几个村子因为长寿老人多而引起医学界关注。研究发现,梵音山上的火山灰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老人们常饮此地出产的观音茶而延年益寿。

消息很快传开。

省老龄委把梵音山产出的观音茶定为长寿饮品。省农科所和县茶叶公司把每一片片茶叶做成小小的观音菩萨模样,开水一冲,小观音慢慢舒展水袖,清波荡漾。他们还把茶叶从里到外做了全新的包装,由县茶叶公司专门宣传推广经销,清明前出的特级紫竹林观音茶卖到2000多元一斤。

仔细看茶叶盒子上,印着“梵音山紫竹林茶厂出品”的字样。紫竹林村是梵音山下一个小村子,但在村里根本找不到这家茶厂。

县委书记陈明到紫竹林村视察,村民们“拦轿”举报村书记杨在炎挪用公款16万。陈明当场承诺:一定要严查。

陈明和杨在炎私交甚好,是他一手提拔杨在炎坐上村支书的位子。怎么查?陈明犯了难。

进村后,陈明向村委老李旁敲侧击地问杨在炎贪污村集体钱的事,老李支支吾吾。

“你一没有修房子,家里人也没听说生什么大病,这钱怎么花的?你去搞女人了?”陈明死盯着杨在炎不放。

杨在炎一脸无奈:“陈书记,你别问了,我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不会做对不起乡亲们的事。到合适的时候,我会向领导汇报……”回去后,陈明给纪委打了个电话,让人去查一查杨在炎。

陈明在农业局上班的内弟拎着一盒包装精美的观音茶送来,说茶叶是紫竹村送的。因为去年局里把一笔30万元农田基本建设补助款给了紫竹林村,今年的新茶出来了,紫竹林村给他们局里的干部每人送来1斤特级观音茶。

县府大院东面有礼品回收店,观音茶1500元一斤。陈明外甥女要拿这盒观音茶去卖,不小心弄断了包装盒上的一根绿丝带,换了根红色的。

第二天,纪委打来电话,杨在炎挪用公款的事查清了,原因很复杂,要求缓一缓再处理。“有什么可以缓的?反腐败应该用铁的手腕,毫不留情,坚决撤!”陈明拍着桌子说。

就在这时,陈明办公室的紧急电话响了,梵音山一带村民扫墓引发山火,火势很大。杨在炎带领村民救火,被严重烧伤。

急诊室门口,村民眼含热泪。一个拦车告状的村民说:“就冲这回救火杨在炎的劲儿,我服了他了,我相信他短那集体十几万元钱一定有正当的、紧急的用途。”

杨在炎的儿媳妇翠花送给陈明一斤观音茶。陈明马上认出了包装盒上一红一绿两根丝带。

原来,外面看茶叶盒子上印的字,认定这是紫竹林村的产品。每年春分后,县里个别部门就来要观音茶。农业局、农科所、自来水公司……都是得罪不起的主,没办法,村里只能向县茶叶公司去买,1800元一斤,两三年送下来,就花掉了16万多。村里财务得公开,杨在炎把这笔账挂在了自己的头上。

今年为了省钱,杨在炎和县府大院门前礼品回收店商量好,专门回收观音茶,送礼!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