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公益邀请外来工欣赏草原专场音乐会
9日晚,浙大紫金港剧场演出现场。
“爸爸,蒙古族的服装真漂亮!叔叔阿姨唱的歌,从来没听过!”6月9日晚上9时,12岁的小美(化名)兴高采烈地跟爸爸说起刚结束的音乐会。从浙大紫金港剧场回家的路上,小美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小美观赏的是蒙古族长调、马头琴、呼麦世界“非遗”专场音乐会,专场音乐会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巡回演出,演出团由该校音乐学院NMY马头琴乐团、天籁组合等近60名师生组成。6月2日到6月11日,演出先后在山东、上海、杭州等地举行。
【快公益】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邀请了50位杭州听众前往观赏,其中40位外来务工人员、10位普通市民。小美的爸爸赵先生是安徽人,2003年来杭州当司机。因为小美喜欢唱歌跳舞,就特地从笕桥赶到浙大:“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6月9日晚7点半,表演者开始表演,台下观众就忍不住轻声赞叹:“服装好漂亮!”表演者清一色身着蒙古族服饰,手持民族特色乐器。长调、马头琴、呼麦都已经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长调是蒙古族特有的演唱形式,马头琴因琴柄雕刻成马头形状得名,呼麦是指由一个歌手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
演奏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辽阔的草原》等长调表演时,有听众问:“蒙古族女性的声音是不是都那么绵长嘹亮?”《雪原嘶鸣》等呼麦表演时,听众小声交流:“难道没有用乐器?”“今天的音乐会仿佛让人置身草原,既感受到辽阔豪迈,又有细腻的情感。”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部的夏老师说,来自草原的音乐让他十分感动。
9岁的小禾(化名)也很兴奋,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观赏专业演出。虽然家在西湖区小和山,离浙大紫金港挺远,但爸爸妈妈还是骑着电动车带她和7岁的弟弟来看音乐会。小禾的爸爸妈妈都来自浙南农村,爸爸马先生初中毕业时双亲病逝,2002年独自到杭州打工,先后在工地、工厂工作,结识妻子后在杭州结婚、生子。
马先生和妻子都是残疾人,每个月工厂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马先生说,他和妻子都忙于生计,孩子平时在学校、家之间两点一线,童年挺枯燥的。2013年,参加过杭网义工组织的夏令营后,孩子活泼多了,开始经常唱歌跳舞。因此,这次有机会也带孩子来体验音乐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