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记者 余丽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无数发明人、创新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圆了致富梦、创业梦,创新、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已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 4月23日,我省“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会上,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18年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阐释了我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的新进展。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浙江全力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着力优化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发展指数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前五位,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发展的价值进一步彰显,支撑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突出。 量质齐升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如何发挥好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一直是浙江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 浙江知识产权创造成绩喜人。2018年,我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专利质量不断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6件,居各省区第二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492件。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98万件,增长28%,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5236件。地理标志商标达224件。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有专利申请总量45.6万件,专利授权总量28.4万件。 依托产业优势,2018年,我省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59个,累计853个。新育成重大农作物新品种25个。34个品牌入围《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居全国第六位。 截至2018年,我省11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序列,成为全国唯一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知识产权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重新组建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实现了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能,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历史性重构。 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浙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知识产权的各项决策部署,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为重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理念,推进知识产权创造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推进知识产权运用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推进知识产权服务由低散型向集聚型转变。努力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 助力创新 杭州宁波先行运营之路 作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的重点试点城市,杭州和宁波分别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2018年上半年,杭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2018年12月18日,杭州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揭牌暨杭州市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启用仪式在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举行。杭州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以“数据+运营+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聚焦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服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数据、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评议服务七大板块,加强政策集成和资源整合,搭建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核心集聚区。 宁波的试点更早一些。 2017年6月,宁波市被财政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2018年10月,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营,面向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开展预审确权、快速维权、专利导航运营等工作。截至2019年1月,保护中心已累计受理专利预审申请120件,其中发明75件、实用新型37件、外观设计8件;已完成预审90件,授权15件。目前,平台已汇集知识产权全类别的1亿条数据资源,包括近百个国家的专利、商标、标准、版权等基础数据以及与知识产权运营相关的司法判例、文献等各类资源,形成了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