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记者 金梁 陈铖 唐骏垚 朱银燕 报道组 邵滢
2月12日,大年初八,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早早开门,用人单位张贴招贤榜。
编者按:又到招工时!春节假期过后,我省各地人才市场纷纷开门,企业陆续开工,开足马力夺取新春“开门红”。在2019年这个“不确定之年”,我省企业招工有什么新趋势?人才市场招聘有啥新变化?求职者应聘有啥新需求?本报今起推出“春计问招工”系列,首篇关注制造业企业的招工新变化。
传统的布艺生产企业,为何要张贴“英雄榜”面向全国招聘3名高层次人才?生产安全阀的“隐形冠军”企业,用什么法宝留住老员工的心?做环保设备的企业赴外地招工,为啥要带着企业食堂的菜价表、企业报…… 近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奔赴杭州、绍兴、慈溪等地,走进不同行业的三家制造业企业。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企业用人条件抑或员工薪酬待遇,细微变化中折射出的,正是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态势。 布艺企业 面向全国寻高人 持续的阴雨天,挡不住杭州企业新年开工的热情。这几天,杭州家纺企业众望布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望布艺”)董事长杨林山正在谋划一件事——面向全国招聘3名懂智能制造的高层次人才。 在一般人印象中,家纺企业招聘的多是各类操作工、检验员、挡车工等一线工人。众望布艺要求的高层次人才有多高?2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余杭区崇贤街道水洪庙1号众望布艺厂区,在午饭间隙见到了杨林山。 “这是为我们新的智能制造工厂提前储备人才!”他告诉记者,该智能制造工厂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进行施工设计,预计将于今年6月开工。在杨林山的规划中,这个智能工厂“从下单、采购、外协、生产制造、后处理、检验、包装到入库,全部都是信息化、智能化的”。 而余杭区主管部门对该工厂的定位,则是“国内家纺沙发布智能制造样板工厂”。目前,众望布艺正在跟国内外为家纺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服务的公司进行沟通与对接。 工厂未建,招人先行。对即将启动的招聘,杨林山给予了很大的期望。“这3个人,不懂家纺没关系,可以来了再学,但一定要有较强的智能制造知识储备或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工厂建设需要一个周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熟悉众望布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与服务公司沟通与对接,最终打造一个为众望布艺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工厂。” 上马智能制造项目,并非杨林山心血来潮。余杭是闻名全国的装饰布织造基地,“好布出余杭”,仅余杭区家纺产业协会会员企业就有近200家,主要生产窗帘、沙发布艺等,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7年底,该区提出加快培育以家纺服装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时尚产业体系,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和华丽转身,并出台政策鼓励家纺服装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项目。 创立于1994年的众望布艺,则是余杭家纺行业的佼佼者。“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屹立不倒?”这是在家纺行业打拼20多年的杨林山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而他也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一方面在设计和新材料上做文章;另一方面在生产环节做文章,建设智能制造工厂就是最新一招。 “现在,熟练的、有技术的一线工人很难招。但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的一个大趋势,能够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杨林山说,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在市场中就意味着更高的竞争力。众望布艺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美国,一位熟练的挡车工可以同时操作20台织机,而国内条件较好工厂的熟练挡车工,只能同时操作4台。“差在哪儿?差就差在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上。” 走出杨林山办公室,记者在众望布艺的厂区内转了几圈。几栋厂房内的生产线已经开动,“嘎达嘎达”的机器声不间断地从各个厂房内传出来。在大门口,立着一块招聘广告板,上面罗列着“复合机操作工、定型机操作工、打卷工”等22个岗位的招聘需求,人数、工作时间、薪资、岗位要求等信息一目了然。 眼见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招聘需求,追求的则是智能制造和高层次人才。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这不是一种割裂,恰是一种融合、一种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