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飙 “保本理财接班者”突破10万亿余额大关
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应该都听说过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接班者”,不仅投资者感兴趣,也是理财经理们热情推销的对象。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8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已经突破了10万亿大关。 但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的发行脚步已经放缓,根据9月28日落地的理财细则,今后没有相关资质的银行将面临停发,结构性存款快速膨胀的局面将会减弱。 结构性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 在今年的8月末,被称为“保本理财接班者”的结构性存款,一路狂飙,突破了10万亿余额大关。 如果以发行主体计,几家国有大行是绝对的主体巨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六家占比高达32.5%。其余的股份制银行和有资质的城商行、农商行,共计占比67.5%。 结构性存款,是将股指、黄金、汇率等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简单地说,是将这些存款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和普通存款一样,占比较大,保证本金安全和基本收益;另一部分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如汇率、黄金等资产标的,保证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有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 “其实结构性存款不是新东西,早在2002年就在国内出现了,只不过之前存在感极低,而今年银行发行的数量大大增加。”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说。 这家银行是较早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之一,在这位理财经理的朋友圈里,从今年年初开始,几乎每周都至少有一条关于该行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信息。 “都说保本增值,保本在前、增值在后,大部分投资者还是更热衷购买保本理财产品,对刚兑产品需求程度较高。刚好,结构性存款填补这块市场空缺。”该理财经理表示。 不具备相关资质的银行将停发 事实上,从下半年开始,银行对结构性存款的态度发生了转向。 从发行量来看,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结构性存款环比增速分别为14.69%、4.84%、5.18%、4.05%和1.21%。而6月,结构性存款的规模较5月末环比下降0.62%,是今年以来环比增速首次出现负值。 经历了上半年的大规模增长,结构性存款开始降温。上述理财经理对此表示认可,“年中过后,银行揽储压力减轻,但和监管的关系更大一点。7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不少银行开始放缓了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步伐。” 9月28日,经过了2个月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正式稿正式发布,即日起施行。新规规定,保本理财产品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且将结构性存款纳入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其次,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需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 这意味着,一些没有获得衍生品交易业务资质的银行,今后不能发行结构性存款,业内人士表示,该规定对部分中小银行影响较大,尤其是农商行,“农商行获得衍生品交易资质的很少,重新申请资质需要一定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