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VR元年,那2017年呢?
去年无论大小展会,都会将VR作为一个热点,但凡有VR设备体验的展位,就是人流的保证,好奇心十足的观众们不惜排三四十分钟的队,去领略科技大佬们眼中的“未来世界”。一线大牌明星们更是成了VR+演唱会的试水者,王菲那场崩坏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就号召歌迷通过VR直播的形式观看演唱会。
VR虚拟现实,其实就是通过一个穿戴设备,让你身临其境假装在现场。去年11月,我花几百块钱买过一台VR,回家郑重其事地送给爱玩游戏的孩子他爸。两个人兴奋地下了几个与VR有关的APP,结果看了一晚上的VR视频,居然没有一个是想象中的画面,除了头晕目眩,毫无沉浸式体验感,我深刻怀疑自己买了一个假VR。
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没有错。实际上目前一款高级的VR穿戴设备价格要近万元,而VR视频的制作费用更是令人咂舌。Oculus影片工作室制作的VR电影《LOST》实际时长为3分钟,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就算在国内,普通的VR影视制作成本也在每分钟5万以上。虽然VR被视为继PC、手机后下一个计算平台,但如此高高在上的消费,已经把绝大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了。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Digi-Capita做出的预估报告,VR/AR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各路豪杰纷至沓来,但折戟沉沙的也不在少数。有人这样形容现在VR从业者的心态:干等着实在燃烧卡路里,走错路烧的却是油钱。
2017,VR倒闭已经成了小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几乎连再见都来不及说。VR产业的所谓热只是投资方的热,消费环节根本就没有热过,VR产业始终没能变现。和去年整个互联网都在谈VR不同的是,今年谈VR的人少了,不过撇去浮华烦躁,一些原本反VR的业内观察人士反倒调整了对VR的看法,他们认为过去不看好VR,只是不看好终端形态,它终归还是内容与体验驱动。调整的原因,来自一点思考,就是人对外界的一种猎奇与探寻,VR带来的时空再造体验依然值得期待。
对于VR产业跌入寒冬的说法,从业者们也呵呵一笑,因为春天还未来过。这样也好,熬得过冬天的人,才能在春天笑傲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