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飞上天的除了丁家猪,还有手机扫码就能租借的互联网单车。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估值或达10亿美元,而此时距离摩拜单车正式上线投入运营仅仅过去了8个月。1月5日,杭州骑呗科技宣布A轮融资1亿元;去年12月,产品尚未上线的优拜单车宣布A+轮融资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月,互联网单车全行业融资额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
有关互联网单车是伟大创新还是资本泡沫的讨论甚嚣尘上,而有关互联网单车随借随还引发的租借者素质大讨论也促使网友“分泌”了一波又一波的口水,以至于互联网单车用于教育市场的成本一降再降。但正是这样一个用户叫好、资本捧场的项目,却依然绕不开互联网近年来的老大难问题——盈利难!
有报道称为实现智能定位、解锁、防盗、耐用等功能,摩拜单车最初的造价高达3000元,后期才将成本降至千元以下。而反观租金,摩拜单车CEO王晓峰透露过,车辆每天的利用率低于10%。以至于其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期间曾这样感叹“等我哪天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我肯定不会再用你的钱了。”资本早已过了“静静等待一朵花开”的淡定期,滴滴当年先烧钱圈地再以规模效应独占市场挣钱的轨迹很难再次重演。
很多人愿意把互联网单车称为“共享单车”,在我看来这无非是一种“互联网+单车租赁”,相比网约车的陌生人车位共享,互联网单车在共享经济这条路上步子迈得未免虚了点。而以咱们杭州为例,已经运营了八年多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绝对是杭州人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需求的首选。8万余辆公共自行车、3500多个服务网点,让市民每隔300米左右就能找到一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再加上一小时内免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红车”的杭州公共自行车日均租用量31万人次,平均日利用率每辆车3.75次。更“可怕”的是,作为一个政府项目,杭州公共自行车一直在赚钱。一靠自行车服务点的广告位;二靠整套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销售,仅此每年带来的收入就超过2000万元。碰上如此强有力的拥有政府背景的前辈,恐怕互联网单车也只能弱弱地说一句“老司机,带带我!”
不过和出租车强烈排斥网约车不同,公共自行车并不以盈利为目的,面对同样用以弥补交通末端缺陷的互联网单车,完全持着殊途同归的开放心态。而面对越来越拥堵的城市,每天奔波在路上的我们,也希望互联网单车能够“站着把钱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