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晓明 浙江专线宝网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技术男常常给人留下“讷于言”的印象,但这显然并不适用于浙江专线宝网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戚晓明。
与戚晓明对话,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能洞察你的需求,用生动的语言解构复杂的概念,构建起一套缜密的自有逻辑。不虚饰,也不自谦,把他眼中的真实有条不紊地摆到你面前,任由你打量与研判。
“‘互联网+物流’不能玩虚的,必须得沉下去做,不然一定是走不长远的,只是热闹了一场罢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沉下去、重运营”绝对是戚晓明口中的高频词。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他带领团队跑遍了杭州乃至浙江的各个角落,与上千条物流专线上的货运师傅打交道,只为摸透物流行业的游戏规则。
“互联网是一个不断试错和验证的过程,只要方向对了,就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我现在放弃了,做其他事还是会因为种种原因放弃。”戚晓明说,想明白这点,自己就无所畏惧了。
初创项目相当于“货车界滴滴”
8000万元换回一个教训
戚晓明走的是一条典型的技术路线。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国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因为“爱折腾”,放弃了事业单位的安逸生活,到多家知名软件公司闯荡了一番,从技术员这样的“螺丝钉”成长为技术团队的主心骨。
在软件公司任职期间,戚晓明承接过各个领域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由于需要深入企业内部搭建相应的信息化平台,一个项目做完,他比老板还要清楚整个公司的运作。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在后来的创业历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2005年,一位计划从事物流行业的创业者找到了戚晓明所在的软件公司,让他头一回接触到了这个领域。“在物流行业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专线运营商都是个体户,他们平时只能靠熟人或者传统的物流中介‘黄牛’介绍生意,彼此之间缺少联络渠道,运一趟货常常空车而返。”戚晓明说,他负责的这个项目正是帮货车司机进行回程配货,帮助他们降低物流成本。
“但是当时的时机不成熟,用智能手机都不多,更不用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了,司机之间除了短信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互通;更重要的是,货车司机这个群体的文化程度不高,许多人甚至不识字。”这个项目很快就搁浅了,却让戚晓明发现了物流这片信息化蓝海。
2008年,当这个创业者再次找到戚晓明时,他选择加入他们,共同成立了全国最早的“互联网+物流”企业网达网,实现了三年前那个为回程空车配货的设想,做出了一款“货车界的滴滴”。为了方便货车司机互通,团队还特地为他们设计了一台移动设备终端。
但项目进展到落地阶段又出现了问题。“我们在各地招了一批代理商帮我们拓展业务,他们拿了代理权,不落地开展运营,只等着项目增值,导致戏台搭好了却没人唱戏。”戚晓明说,前期投下去的8000万元打了水漂,换来一个深刻的教训——团队必须要“沉下去”做好运营,增强对运力的掌控力,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走访大小专线深挖行业痛点
线上精准匹配线下布局网络
在目前的中国物流格局中,运送30公斤以下的货物称作快递,这个领域里有大家最熟悉的顺丰、EMS以及四通一达;30公斤到500公斤是快运,龙头是德邦;500公斤以上,一般就统称物流了。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快递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快运达到1200亿元,而物流专线(大票零担)则达到了1万亿元。如此庞大的物流市场,既没有像快递、快运那样形成垄断品牌,也没有巨头来占地盘,其中的难度可见一斑。经历过失败的戚晓明更加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没有就此放弃,反倒决心在这个领域干出点名堂来。2012年,他带领初始团队中的6个核心成员,成立了专线宝(www.56123.com)这个项目,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我们走访了大杭州范围内的近千条专线,先了解每条专线的基本信息,包括专线的规模、专线老板的经营理念、团队情况、运营路线等等;光听还没用,真正的实力要靠货走出来,我们会把货分给他们,进一步验证计价方式、时效性以及用户反馈。”戚晓明说,每条专线都有自己的专长,只是这些信息都藏在专线老板的脑子里,只有把它们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更加精准地服务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