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老太外出散步不见了! 万幸,24小时被找到
家中至亲突然从生活中消失,不是去世,也不是远行。
他走失了。
于是,家人开始疯狂找寻,焦灼、无助、执着……这是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10月20日,我们曾刊登过赵阿姨的故事(详见快报10月20日A23版)。她的老伴李榕成(化名)在近6年内不定时走失,最长的一次“出逃”竟有11个小时。
“失智老人的搜寻比例已超过了总搜索数量的95%。”看到报道,读者万筠打来电话。他是民间公益组织公羊队“24小时急寻”项目志愿者,有4年寻人经验,听听他怎么说。
专业搜寻老人怎么寻
10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公羊队秘书处接到求助电话,拱墅区一位76岁的失智老人佟冬青(化名)下午1点出门散步,直到4点仍未归。
佟老太体形偏瘦,短白头发,患有轻微阿尔茨海默症,说不清家庭地址,让家人异常焦虑。
公羊队一名队员和佟老太家人赶赴派出所,调出老人可能会经过路口的监控仔细查看。同时,其他9位队员分成三路,边搜寻,边发放寻人启事。担心老人受伤,队员甚至到附近医院查找过,所幸,医院并没有接收到受伤老人。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他们才在萧山找到老人。
找到老人后工作也不简单。有次万筠找到一位失智老人,她觉得寻人志愿者是骗子。志愿者拨通了家属电话让她接听,她也直接拒绝。为了稳定老人情绪,保证她的安全,万筠就一直陪着她继续走,边走边和她聊家常,“就像哄孩子一样”。当老人的戒心逐渐打消,他请老太太在路边坐下,用自己的外套给她当坐垫,还给她买了瓶水喝。
家人赶到后,老人一个劲邀万筠去家里做客。
寻找失智老人有多难?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50万老人走失,其中72%的老人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占25%。
“找人的时候,心里极其迷茫和焦虑。可能走过这栋楼,后面就有要找的人;也可能搜遍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没有任何发现,因为他是随时移动的。”万筠说。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失智老人走失的问题也日趋严重。“24小时急寻”志愿者人数从刚开始的10人,扩展到了现在分布在杭州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五个区域的111人。
万筠坦言,目前来看,社会用人力搜寻老人的力量仍然有限。除了配备定位仪等高科技辅助器材之外,失智老人家属掌握一些基本的寻人常识是很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