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的都是有编制的政府机构
开化首期气糕制作培训班近日正式开班,根据《今日开化》的报道有70余名村民报名参加。在这个因钱塘江源头闻名的旅游县城,今年计划举办44期气糕制作培训班,帮助2500名村民提高气糕制作技能及创业就业能力。
为了做大做强开化最具人气的美食,当地政府为此专门组建了一个新部门——“气糕办”。这不是省内第一家“萌萌哒”小吃办公室,在之前,缙云专门成立了“烧饼办”,三门有“青蟹办”——它们都是正宗政府机构!
“气糕办”的第一份文件
“汽糕”统一称“气糕”
今年4月5日,开化县委县政府正式下达一份文件,要组建一个全新部门——开化县气糕品牌建设办公室。这是一个副科级单位,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开化人一直认为的“汽糕”,要求全部改写成“气糕”。因为根据民国时期留下来的文献记载,“汽糕”应为“气糕”。
这次改名,是“气糕办”第一次作出的行政命令。
气糕办主任柴相明是从教育局调过来的,他说身上担子很重,“要把每一位开化人熟知的小吃做得更上一层楼,难度可想而知。”
在开化人心中,气糕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何时起源,已经很难追溯。直到现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和中秋、重阳、立夏、端午等重大节日,很多开化人都会准备食材,在家蒸上几屉气糕。
搁在几十年前,开化人家里做气糕时,需要门窗紧闭,不许闲杂人等进入。开化人认为,制作气糕是对神灵的尊崇,不能有二心。
刚出炉的气糕呈圆饼形,晶莹剔透,洁白的表面镶嵌着豆腐干丝、虾皮、笋干、萝卜丝、猪肉等馅料,被誉为“东方比萨”。
据记载,气糕的起源地是在开化远郊,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地方,长虹。
“那是长虹人的特别记忆,不管离家多远,气糕的记忆总挥之不去。”6年前,随着开化各地乡村旅游的兴起,黄小伟看到了商机,决定不再去温州打工,而是选择回到长虹老家,夫妻搭档开起了一爿气糕店。
每天凌晨两点,闹钟响起,夫妻俩就起床开始忙碌。
黄小伟说,蒸气糕,做米浆的技术是最重要的,但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各户人家做出来的口味不同。
开化期待,不管走到哪里,气糕都是同一个味儿。让每一块气糕同样美味,就是气糕办努力的方向。
“想要发展气糕产业,开化得有更多人做气糕。”柴相明说,气糕办上个月联合开化县人社局,第一次开设“气糕创业班”,免费为50个自愿来学习气糕制作的学员授课。“这样的班以后会定期举办。”
“烧饼办”每年拨款500万
目标是卖到20个亿
说完“气糕办”,一定要提一提缙云的“烧饼办”。
柴相明说,在组建“气糕办”之前,他们专门去了缙云,学习缙云烧饼产业的成功经验。
烧饼一直是“缙云风味小吃”的代表,至少有着600多年历史。小小烧饼2014年创造的营业额,已经达到4亿元。尽管知名度高,但人们还是会不自觉地把它与“低端”、“便宜”、“路边摊”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当地政府认定其中有着很大的潜力,下决心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2014年2月,缙云烧饼品牌建设办公室成立,简称“烧饼办”,隶属于缙云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为了让埋没于大街小巷的烧饼摊不再“灰头土脸”,烧饼办注册了“缙云烧饼”的集体商标,决心要把路边摊的烧饼店,变成品牌店。为此,政府每年拨出500万元专项资金。
为研究最佳配方,烧饼办联手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试图从传统烧烤经验中挖掘出最佳口味数据,包括面粉的拉力、炉火的温度等,让小烧饼走上标准化制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