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塘遗址博物馆里探寻“杭铁头”精神之源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14 17:01   

相关阅读:

压堤桥下、藕花深处,寻找真实的生命体验

四时幽赏·夏:空亭坐月鸣琴

“刚才,你们都观赏了钱塘江大潮,可以告诉我有什么感受吗?”

“潮水像火车一样,有轰隆轰隆的声音!”

“潮水是两种颜色的,一种土黄色,一种深蓝色!”

“我闻到了潮水的味道,有一点咸,有一点泥土味……”

中秋节和叁个妈妈再度合作,这一次的“四时幽赏”系列亲子走读,放在了钱塘区。带着孩子们欣赏猪头角坝钱塘大潮;参观中国第一家海塘遗址博物馆;摸一摸明代留下的鱼鳞石塘;讲一讲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先民,与海潮之间不能不说的传奇。

一如既往,孩子们准备了一肚子的问题来考验我:

“潮汐是怎么形成的呢?”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为什么中秋前后是看潮最好的时机?”

“如果我们可以利用潮汐的力量作为一种能源,我们应该怎么做?”

“杭州会因为大潮的冲刷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吗?”

“看潮的时间表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希望孩子们对钱江潮先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中秋观潮,杭州人的一大乐事

为了结束后能够快速前往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我们选择了距离最近的猪头角坝观潮,这里能看到涌高0.9米的一字潮。

尽管和海宁观潮点最高可达9米的大潮相比,猪头角坝的潮,“比浴缸里的稍微大一点”。

但它还是吸引了数千名爱凑热闹的杭州人,再现了周密笔下“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的景象。

下午两点左右,江边拦起了警戒线,线外是潮水随时可能扑上岸的危险区,线内围了三四层观潮客,头顶烈日,焦急等待着。

听见有人喊“潮来了”,孩子们迅速攻占“制高点”——爸爸的肩膀,除了悬停在天空的几架无人机,没有人比他们视野更好了。

潮信潮信,海潮“虽迟但到”,从不失信。若隐若现的白色浪线,自钱江对岸徐徐推来。

若真有白盔白甲的潮神,在浪里哼着小曲闲庭信步,那绝对是心情不错的状态。

十分钟后,潮水的轰鸣越来越近,人群才开始兴奋地尖叫起来。

眼睁睁看着水站了起来,立成一睹墙,白浪虎虎生风,舔舐着混凝土的堤岸。

诸如“卷起千堆雪”的诗句,浪花一般在脑海中涌现,古人诚不欺我。

就在浮想联翩的瞬间,“哗——”,潮头扑过眼前,漫过岸边的游步道,留下一地腥咸的潮水。

潮头刚过去不久,另一种“大潮”来了——追潮者。

警戒线被拿掉的一瞬间,人群犹如潮水决堤,冲到护栏前,追逐着潮水离去的方向,恋恋“告别”。

近距离逼视,才发觉刚才远望时并不算最壮观的“水墙”,也有近一人高,突涨的江面似乎触手可及。孩子们不停地“哇”、“哇”,寻找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惊叹。

想象宋代的“弄潮儿”,在巨浪中上下沉浮,戏弄潮水,双手高举彩带旗帜,夸耀着旗帜不湿的高超技巧,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景象——那时候,可不用什么冲浪板!

“弄潮儿”精神,是杭人之勇的写照。

还有一句俗语形容杭州人,叫做“杭铁头”,意为不怕死、不服输,“不撞南墙不回头”,“三千越甲可吞吴”……这种“杭铁头”精神,要到海塘遗址博物馆去找一找。

源远流长,吴越文明的母亲河

在高濂的《四时幽赏》中,共有5篇提到了观钱塘江潮涌和“海上日出”,可见钱塘江对杭州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也对孩子们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400年前的人,在宝石山、北高峰、凤凰山、候潮门,好像在哪都能观赏到钱江大潮,但我们今天在主城区很难感受到钱江潮的存在呢?古代人是千里眼吗?”

站在高濂观海日的宝石山,却看不到海

这一问,却把孩子们问住了。

“是不是楼太高了呀?”有孩子说。

“也有可能现代人是近视眼吧。”

带着这个谜,走进海塘遗址博物馆,在城市的变迁中寻找答案。

钱塘江,山海经里称之为“浙江”。自5-10万年前,“建德人”穴居在钱塘江源头的大山深处,先民们以舟为马,逐江而生。

我愿将钱塘江比作“吴越文明的母亲河”,而西湖,就像是她的女儿

在一片汪洋大海中,没听见一声啼哭,诞生了早期的西湖,她仍与钱塘江脐带相连。

人们津津乐道的,大禹维过舟的山顶,秦始皇缆过船的巨石,都曾是汪洋中的孤岛。

直到“千钱太守”华信,修筑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道海塘,才将西湖与大海隔离开来。

又经过隋炀帝开凿运河,杨素修筑城池,李泌开六井兴建第一座城市饮水系统,白居易、苏轼浚湖筑堤,为她写下传颂千古的名篇……

杭州,从“山中小县”成长为“江干大郡”,再到“东南名郡”,一代代人拼上姓命,和海潮争夺生存空间,终于建设起众人向往的天堂城市。

只不过,十年前的我,还只懂得流连于西湖静好,以为钱塘江没有烟柳画桥,没有十里荷花,也没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我错得离谱。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钱塘江,就是浙江不可或缺的精气神。

她见过严子陵垂钓、黄公望洗笔,她以汹涌的海潮,滋养着千锤百炼的浙江人。

人定胜天,杭铁头精神从何而来

传说,人类曾有过一场关于大洪水的共同记忆。

在西方神话里,有个叫做诺亚的人,制造了一条大船,怀着对神的恐惧、对原罪的忏悔,带着幸存的人和动物逃离了家园。

在东方神话里,有个叫做大禹的人,率领百姓治水九年,想尽一切办法,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近年来,良渚遗址发掘出一条大坝,或许就是先民治水的遗存之一。

并不是杭州人喜欢做“愚公”,非要跟海潮死磕到底。而是地理环境摆在那里,不修海塘,就要承受人地皆失、盐碱遍布,百姓流离失所的灾难后果,杭州人没得选。

人们还在嘉兴海盐澉浦的海滨挖出过一根石柱。翻阅古籍得知,秦始皇向东旅行,往绍兴会稽山祭祀大禹,路过钱塘江,遭风浪所阻。他曾在此修筑秦塘,又栽下十二根石柱,若不是身死沙丘工程废弃,他或许还想修筑一座“跨海大桥”!

这是怎样一种气度啊!

关于修海塘的执着信念,有一句话非常形象:“屡筑屡毁,屡毁屡筑”。

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吴越国主钱镠。他的绰号是“海龙王”,他不是杭州第一个敢跟海龙王叫板的人,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传说当时沿用“沙岸板筑”的海塘,多次被潮水冲毁,危害到杭州城的安全。钱王认为这是龙神、潮神暗中作祟,命五百勇士手持强弩迎潮狂射,潮头竟为之改道。——对待神仙也敢先礼后兵,祭祀无用,便拿大铁弓箭射他!

捍海塘遗址,那时的“候潮门”名不虚传,就在抗击海潮的前线

他主持修建的钱氏捍海塘,采集随处可见的竹子编织成笼,装入大石沉入塘脚,配合滉柱缓冲海浪,结构更为复杂,是海塘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老杭海路上原有个大王庙,民间传说祭祀“钱大王”,不知道和这位修海塘的钱王是不是本家。

历史没有传说那么浪漫。土塘、竹笼石塘、柴塘、鱼鳞大塘、混凝土海塘,看似每一点小小的技术进步,都是几百年来,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

经历宋、明、清的不断改良,海塘一代更比一代坚固,我们不仅有了石头建造的“海上长城”,还有了犹如烽火台的护塘“堡”,派专人巡逻,以完备的海塘管理制度,确保这条生命线随时处在警戒中,海龙王也奈何不得。

为了杜绝贪官克扣海塘维修款,清朝建立了“陪修制”。这是一种无限责任制:官员修筑的海塘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就得自掏腰包去补,倾家荡产不够,子子孙孙也得赔上。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而悲壮的“跳塘”现象——海塘失修,未必是贪官作梗,但由此造成的重大损失,却必须由主持修塘的官员承担。

塘在我在、塘损我毁!

先后有七位官员以身殉潮,他们跳海自尽,尸体随即被卷走,再也找不回来。老百姓只能在海宁塔山坝建起七座衣冠冢,敬这些虽败犹荣的男子汉。

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场轰动世界的大运动“萧山围垦”,再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51.82万亩滩涂永久成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坍江” 的灾难,钱塘江的入海口也被推至海宁一带,主城区渐渐淡忘了海潮的轰鸣。

或许,这就是“杭铁头”精神的最佳注脚。

钱塘江三门变迁示意图,萧山围垦的土地,有一部分是钱塘江改道后南大门淤塞形成的滩涂

重见天日,寻找明清遗留的鱼鳞石塘

我和孩子们走到展馆外面,那里有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鱼鳞石塘。这段石塘和博物馆的兴建,出于某种偶然机缘。

2013年5月,建九堡文体中心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来做先期勘探,一挖,就挖出了一段梯形古建筑,是明清时期的古海塘遗址,便就地建成博物馆,二楼以上依旧按原计划建成体育中心。

眼前这些大小整齐的条石,就是当时海塘的主体,依照一定的规律摆放成阶梯状,侧面形似鱼鳞,故而得名。

条石与条石之间,还有一些蝴蝶形的铁片,叫做“铁攀嵌扣”,在没有水泥的时代,人们用糯米拌上石灰、油灰抹在条石之间作为粘合剂,再用生铁浇入预先打好的孔里,形成牢固的榫卯结构,使得整个大堤坚不可破。

孩子们用手抚摸条石和铁蝴蝶粗粝的表面,有人开玩笑说:“长得像年糕,一定很好吃吧!”

1932年,当时省“公路局”修建联通上海与杭州的沪杭公路,自清泰门经乌龙庙,三堡、五堡、七堡、九堡至乔司这一段,被杭州人称之为“杭海路”,这条路是直接铺在明清海塘的表面。从某种程度上,也多亏这条路,将海塘遗址保护得很好。

公路曾经是海塘,海塘曾经是公路。

访古,总给我们带来一种奇妙的感悟,好像思绪坐上了时空飞船,碧落黄泉,上下千年,任我驰骋,逍遥至极。

孩子们在石塘上走一走,摸一摸。沧海桑田的变迁,近在咫尺、指尖。

这一课的记忆,也许会陪他们走很远很远。

余味无穷,写在后面的话

能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中秋观潮的快乐,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亲历观潮和在博物馆的探索过程,有的问题不需再问,自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还有同学用心观察后,做了笔记,写了作文,个个文由心生、文采斐然。

↑李予恒作品,像一首直抒胸臆的诗

张茜涵作品,用质朴的辞藻,讲述灵动俏皮的观潮故事

还有一位灵魂画手,亲手制作了连环画,画出了钱江潮的灵魂!

今天还有另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一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老师,默默跟在我们后面,散场时她说:你讲的很好,跟我们志愿者培训的一样好。其实我在两年前,海塘遗址博物馆开馆时,有幸听过一次讲解。其他参考书目,主要是一套《钱塘江丛书》,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关于钱塘江,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值得关注。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看来这几天的伏案备课,总算是可以交卷啦!

在此特别感谢一位同学的妈妈,为我们拍了这么多好看的照片。下个月中旬,还有一场观潮走读哦!

图文作者:梵七七,慢旅创始人,旅行摄影师,设计师。  

▼延伸阅读▼

四时幽赏·春:孤山月下隐梅鹤

穿梭在文明记忆中的“传梭”

亲子必看!二刷浙江美术馆“盛世修典”

来源:慢旅(ID:manlver)   作者:图文:梵七七  编辑:郭卫
返回
还有一句俗语形容杭州人,叫做“杭铁头”,意为不怕死、不服输,“不撞南墙不回头”,“三千越甲可吞吴”……这种“杭铁头”精神,要到海塘遗址博物馆去找一找。”带着这个谜,走进海塘遗址博物馆,在城市的变迁中寻找答案。传说当时沿用“沙岸板筑”的海塘,多次被潮水冲毁,危害到杭州城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