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堤桥下、藕花深处,寻找真实的生命体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8-09 15:38   

7月31日,我接受“三个妈妈”邀请,策划了一场盛夏游湖走读。参与者是八个孩子,小学中高年级,让我想起近一百年前陶行知和《西湖八小孩日记》。

图源:公众号“三个妈妈”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人文访谈”的机会,练习非虚构写作的采访技巧,并在活动结束后提交作文。

怕写作文,恐怕是许多小同学的心病。一听说回来要提交作文,什么春游、秋游,都没有了玩的兴趣。他们说:其实最不喜欢写的,还是那种“套路”作文,东抄一句,西借一段,不需要出去玩,坐在教室里就写好了。

巧了,我正好就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今天咱们就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来谈谈《如何精确地观察和记录我们的生命体验》。

孩子们是真诚的、有备而来的。采访提纲写了满满一页纸,有些措辞还非常犀利,有点“易立竞”的味道。热点问题莫过于以下几条:

为什么要写这本《杭城·四时幽赏》?什么叫做“幽赏”?

为什么要重走400年前高濂笔下的文人四季?既然古人走过了,为什么还要去重走?

您认为西湖哪个季节最美?

《杭城·四时幽赏》共涉及多少景点,花了多久来走这些路线?印象最深刻的景点是什么?

在此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除了高濂的书之外,还查询了那些资料?

在亲自探访西湖后,您发现您和高濂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我平时在写作时看到类似的文章就会把里面优美的句子借鉴过来,就是说同样的内容可能会局限我的思维。您在写作过程中怎样去避开和高濂写出雷同的杭城?

如果您见到了高濂,想对他说些什么?

您接下来的作品是什么?

……

千头万绪,从摇橹船的欸乃声说起。

在《四时幽赏录》中,有一篇压堤桥夜宿,是高濂自述与友人半夜泛舟西湖的体验,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令人神往不已。我是这样演绎的:

“入夜,高濂驾一艘小船来了,就着施水庵石灯的灯光,漂入桥洞万绿丛中。压堤桥下有数亩红白莲花,他以月光佐酒,醉了,就在船上与好友抵足而眠,在荷花香气中,一夜甜睡至天明。天亮时,最后一批游人散尽,他才悠悠醒转,此刻,水面朝霞映波,船行其间,白衣娘子翠衫女执发牵袖,似在惜别。临走再剖个莲蓬,美餐不排队。”

——P174

四百年前的杭州人,夏天这样游西湖的。

其实我们小时候,大家都没有空调,弄堂里吹自然风、到黄龙洞避暑,吃一口吊在井里冰镇过的西瓜,就是夏天最大的享受。乘船游湖的时候,手插入凉凉的湖水中,酥酥痒痒的,好像鱼儿在底下啄弄手指。孩子们听着,心领神会,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只不过,今天太沉溺于空调的清凉,别说四点钟起床看个日出,就是这样的天气出去走一圈都费劲。孩子们带了小电风扇,不停吹着,汗流浃背,要是我们也有晚上的船就好了。

现代生活虽好,却剥夺了许多感受季节变幻的机会。

从郭庄出来,到曲院风荷,忽然就有了一阵阵湖风,带着荷花的香气,瞬间神清气爽。

这时候,就到了我们预先约定好的环节:“止语”五分钟。

若干年前,我在藏区一座寺庙学到了这个技巧。有一个房间,墙上写着“止语”二字,在藏传佛教中,这是一种修行法门,意在激起对当下一心一意的关照。听闻,有的僧人已经持续数周不发一言。虽然这不是针对游客的硬性要求,但只要进入了那个房间,就要遵守“止语”的规则。当然,熬不住的人可以自行离开。

我打开计时器,告诉孩子们——现在不是听老师讲课,而是你们自己观察的时间。在这五分钟里,不能交头接耳,不能使用手机、相机等数码产品,请动用全部的感官,专注于当下身处的世界。

天下西湖三十六,为何独树一帜在杭州?

杭州的西湖,美在风景,更美在人文境界与历史积淀。

西湖之美,美在有东坡、白居易,有高濂、张岱,有许许多多建造、玩赏、记录、重构山水的人。

山水如故,而风月常新。

杨万里笔下的西湖,和朱淑真笔下的西湖,是同一个西湖吗?

高濂笔下的西湖,和我们自己笔下的西湖,是同一个西湖吗?

从地理的角度看,似乎是,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又显然不是。

虽然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描写西湖荷花的诗词歌赋,总能读出新意。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点,同一位作者,在不同的心境下观赏,所得也会有所不同。

为什么老和尚总是让小和尚“吃茶去”?

因为,想知道茶是什么味道,别去问,一定要亲自尝一尝。

幽赏西湖,就不能仅着眼于一景一时,而要在时间与空间的层叠中,上下求索,寻找属于自己的真趣。

时间是客观的,而对时间的感觉,却又相对主观。我写《杭城·四时幽赏》用了五年,却像只在弹指一挥间;五分钟过的很快,在专注于观察的时候,又似乎一分一秒都拉得很长。

我请孩子们谈谈刚才的感受。

有的说:当船从压堤桥下过的时候,听到知了在叫,而且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唱戏的声音传来。

有的说:阳光照在荷花上,花瓣好像变得透明了。

有的说:我感觉到热——很好,这也是真诚的内心体验。

真诚地观察、描述,就是我们探索文学秘境的第一步。优秀的作者,还能巧妙地捕捉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赋予文字独特的“腔调”。

一棵大树,根盘错在土地之下,往往看不到它的存在。

而当大树连根拔起的时候,才会觉得疼,才发现,这“根”,如此之深。

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方志文学、乡土写作。在别人的城市旅行也好,在自己的城市游荡也罢,我尝试寻找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从“根”上,理解一座城市的来龙去脉。

孩子们长大后,也许会离开家乡,到别的城市上学,或者出国深造。那时候,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就会变成他们精神上的宝贵营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落叶归根”。

希望以某种“寻根”之旅,收获技巧,开启思考。不只为了考试时候用上,更能让孩子们受益一生。

当孩子们所有的提问,一一解答完毕,船也将掉头回港,一个半小时的旅程,即将进入尾声。

最后,孩子们在书和笔记上面盖章打卡。我告诉他们,有一枚印章,刻着无门慧开禅师的一首诗,也是今天一道问题的回答,那就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孩子,去走吧,去感受吧!对美好保持敏锐,对生命保持诚实,愿内心永葆童真!

图文作者:梵七七

▼延伸阅读▼

四时幽赏·夏:空亭坐月鸣琴

《杭城·四时幽赏》一卷跨越四百年的时空对话

来源:慢旅(ID:manlver)   作者:图文:梵七七  编辑:郭卫
返回
高濂笔下的西湖,和我们自己笔下的西湖,是同一个西湖吗。在亲自探访西湖后,您发现您和高濂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孩子们是真诚的、有备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