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交汇处的东侧,与西湖这个“姐妹湖”隔江相望。湘湖山水秀丽,古迹遍布,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湘湖先民孕育的跨湖桥文化,是浙江远古文明的源头之一。城山上的越王城遗址,也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军事要塞,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春秋末期古城墙遗址,这里曾经演绎过 “卧薪尝胆”的悲壮故事,也留下了“馈鱼退敌”的动人传说。湘湖可谓历史厚重,人文荟萃,这里还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乡,李白、陆游、刘基等历代名人都在古湘湖一带留下了诗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两次视察湘湖,给以了高度评价,说钱塘江就好比一条龙,西湖和湘湖是龙的两只眼睛,如今湘湖呈现出来的新面貌让人为之一震,和西湖一样成为浙江的点睛之笔,简直是换了人间。 然而,湘湖从九百年前的修筑,到今天的保护与开发,有着一段沧桑曲折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悲歌”到“欢歌”过程。 一、湘湖,萧山人们的母亲湖 ——古代湘湖的修筑与功绩 古代湘湖周边有夏孝、长兴、安养等九乡,这一地带地势低平,既濒临钱塘江,又位居浦阳江下游,洪涝频繁。而长期的淤积,人口的增加,一些湖泊的被围垦,造成当地淡水资源的不断紧缺,农田用水非常紧张。古湘湖周围农田易旱易涝,常常受灾,而湘湖地区正是一处合适的供水之源,当地民众多次请求官府筑堤蓄水为湖,用来灌溉周边农田,但是一直都没有实现。
一直到北宋政和年间,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出任萧山县令,“依山为湖,筑土为堤”,率领民众开筑出了一个新湖。这个湖周长40余公里,东北窄,西南宽,湖面面积达37002亩,比今天的湘湖还要大4倍左右,湖水可以灌溉周边九个乡的农田146868亩。新湖不仅变水患为水利,还为萧山平添了一处湖光山色优美如画的胜景,因“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之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所以取名湘湖。 湘湖建成后,九乡农田有了保障,湘湖所以有了“九乡水仓”之称。北宋时的萧山一共15个乡,九各乡那是占了整个县的大半,湘湖灌溉区域已经是历史上萧山的大部分。由此,“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造福周边百姓九个世纪,成为了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采莼 湘湖不仅以其蓄水灌溉四周农田,维持人们的生存,而且湘湖的物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维持了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湘湖物产丰富,“其地之所产:有竹、有橘、有桃李、有杨梅、有芰、有菱、有莼、有茶、有橙、有鲈鱼,鱼如松江,凡多且肥,故自陶以外皆樵与渔,则一日之所资生不下百金,一人之拮据足以供给。”湘湖杨梅“味冠浙西东”,湘湖莼菜、樱桃还是朝廷贡品,湘湖还有了“日进一只金元宝”的说法,所以又叫“元宝湖”。 湘湖这位母亲美丽而又富饶,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湘湖蓄水灌溉四周农田维持了人们的生存,而丰富的物产资源更维持了萧然大地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