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82岁的老杭州谭启晓 14年间给“大莲花”拍了上千张照片
2020-08-12 08:12:48杭州网

都市快报

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是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主体育场,也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官宣成为主会场之前,很多人对“大莲花”知之甚少。

它是什么时候开建的,开建之前是什么样貌?建了多少年,第一次亮灯样子如何?第一次对公众开放,是什么时候?

82岁的杭州业余摄影师谭启晓,可以告诉你答案:他用14年时间,拍了上千张照片,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从“花苞”到“盛开” 每一刻都未缺席

谭老和“大莲花”的故事,要从2006年说起。

当年11月8日,一篇题为《杭州奥体中心花落谁家,五个备选地址中,江南方案受青睐》的报道,引起了谭老对“大莲花”的关注。

“我很喜欢体育,对全运会、亚运会这类赛事非常关心。看到这个消息,我很振奋,因为杭州终于要有自己的奥体中心了。”

当时,“大莲花”的备选地址,有下沙、九堡、临平、萧山、滨江五处。一个月后,谭老从电台中听到,奥体博览中心确定建在滨江和萧山之间。

“得知此事,我就骑着自行车去了七甲闸村,结果当地村民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我想,不管大家是否知道,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将建设的过程记录下来。”

第一年,七甲闸村还是大片的田园风光;

第二年,村落开始拆迁……

之后的每一年,谭老都会骑车去七甲闸村转悠。用上千张照片,记录下了奥体中心这朵“莲花”逐渐绽放的全过程。

翻开谭老的“剪报集”,里面所有关于“大莲花”的新闻信息,都按时间有序地排列着。报纸用白纸衬着,音频则用手抄录,边上还写着备注。

2019年8月,王力宏演唱会在杭州奥体博览中心举行,这是“大莲花”落成后的首场大型活动。为记录大莲花首次“盛开”的那一刻,谭老和老伴还当了一次王力宏的“夕阳红粉丝”。

“去看演唱会的,大多是小年轻,我们抢不到票,而且经济条件也不允许。”虽然无法进入内场,但谭老和老伴还是早早吃完晚饭赶到现场,对着绽放的大莲花,兴奋地摁下快门。

“对我来说,‘大莲花’就像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这是它非常重要的一刻,一定不能错过。”谭老回忆说。

作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以及田径赛事竞技场馆,“大莲花”目前正在按赛事要求进行改造。

谭老说,如果可以,他希望杭州亚运会期间能和老伴一起去看场比赛,不必是热门赛事,只为到现场给运动员们“鼓鼓劲”,再次用相机记录大莲花的“历史性时刻”。

一句话 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

谭老出生于萧山,除了“大莲花”,他的镜头还拍了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杭州老照片。

比如西湖曾经的“水上列车”、钱塘江上的十座桥、杭州地铁的发展、雷峰塔的重建、西湖和湘湖(谭老称之为“龙”的两只眼睛)、孩儿巷98号古宅保护等等。

在谭老家里,几乎所有空余的地方,都用来存放照片,并将它们按时间顺序整理成册,你随便说出一件事,他都能立刻找出相关的资料。

谭老为什么会用照片记录杭州的变化?缘于一段机缘巧合。

据谭老回忆,1957年从上海铁路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北京铁道部设计院。那年,外交部邀请苏联专家来设计院讲课,需要一个拍照记录的人。

上世纪50年代,照片还是个“稀罕物”,更不用说照相机了。整个设计院里,没有人摸过照相机。

“小谭,我们有相机,你能不能来拍照?”

年轻的谭启晓被领导相中,他就这样开启了摄影生涯。

谭老记得单位当时提供的相机是“康泰时”牌,镜头是德国的卡尔·蔡司——当时最有名的相机之一。“在这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摄影,拍照、暗房、冲洗、放大、剪辑,都是摸索现学的。”

一年后,苏联专家回国,谭晓启完成了拍摄记录工作,也学会了摄影,“照相机还给了单位,我自己也买不起,哪怕是当时最便宜的国产相机……”好在他还能借来相机,继续拍摄。

1982年,谭启晓回到杭州后,拥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海鸥4B双镜头照相机。那是一台方形的、拥有两个镜头的老式相机。

从此以后,摄影就成了谭老的最爱。

10万张照片 无偿捐给了市档案馆

摄影设备不断更迭升级,不变的是谭老拍照的初心。

“现在的数码相机,拍得不好可以删除重来,但以前的胶片相机,拍一张就是一张。”

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谭老一次拍摄可能要花一两个小时。在拍照的间隙,他会将照片的参数、当日的天气等信息都记录下来,甚至将构思速写出来。所以,他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独特的“身份档案”。

60多年时间,谭老拍了10多万张相片,题材涉及杭州的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天文现象、生活文化……用相片记录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故事。

除了拍摄,谭老还是个体育发烧友,参加过12次马拉松。他对国内外的体育赛事也了然于胸,说起来如数家珍: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哪一年的赛事,在什么地方举办,他都有详细记录。

2017年,谭老将他所有的10万多张相片,无偿捐给了杭州市档案馆,其中关于杭州的有5万多张。

“我的一生是社会给我的,档案馆需要,我就把这个资料给他们,我的所有东西与其留给儿孙,不如无偿还给社会,更能发挥这些照片的价值。”谭老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杨亦淇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已有300余名人才领取小客车竞价补贴
余杭加速融杭 东湖高架二期开工!计划20
暖心! 一场爱心接力助杭州迷途老人归家
琅琴湾小区西侧的河滨游步道为何黑灯瞎火?
加装电梯实现再提速!杭州试点推出“一轴一
八月热门电影片单:你更期待哪一部?
省疫情防控发布会:疫情常态化趋势下 市民
众筹买楼抱团养老21年后 这群老人捐出一
男子朋友圈骂人晒照片 被判不屏蔽人发文道
北京研发防疫神器!

杭州影像


慢是为了更快

空置地块"换绿"

钱塘今朝更繁华

用脚步丈量城市高度...
一句话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谭老出生于萧山,除了“大莲花”,他的镜头还拍了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杭州老照片。谭老为什么会用照片记录杭州的变化。谭老说,如果可以,他希望杭州亚运会期间能和老伴一起去看场比赛,不必是热门赛事,只为到现场给运动员们“鼓鼓劲”,再次用相机记录大莲花的“历史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