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下山!移民!杭州11年下山移民之路 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2020-07-23 09:31:41杭州网

曾经的青田村里的破旧老房子。

曾经的雪坑村村口。

杭州日报

他们是一群住在高山、深山和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农村居民。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背后,更是信息不灵、脱贫困难、致富渠道狭窄的困境。

在2007年前,在整个杭州地区这样的农村居民有近8万人。

2007年开始,杭州全面推进下山移民异地搬迁工程,按照 “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要求,因地制宜采取自然村整体搬迁、公寓式集中安置、宅基地同步复垦、差异化补助补偿等途径进行安置,帮助高山、远山和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民下山脱贫致富。

截至2018年底,杭州下山移民工作全部结束。全市共搬迁22406户、75269人,新建或改扩建集聚小区140个,有效地改善了偏远山区农民生存环境,加快了农户们增收的步伐,也拓展了这些地区发展空间。

样本1

淳安富文乡青田村——“下山后的日子 从前想都不敢想”

“不管你要不要移下山,我一定要移下去!”2007年的冬天,淳安县富文乡雪坑村的村民徐红英,与丈夫陈永生之间有过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徐红英要移民下山,陈永生不同意。

上世纪80年代末,徐红英从衢州老家嫁进了雪坑村。当时的雪坑村从源口到源头全长6.3公里长,海拔550余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可以通车,只有村民们集资修建的一条机耕路供大家日常行走。

“在这山沟沟里,我都不怎么出门,因为下一趟山太不容易了。”徐红英说,一到雨雪天气,山石滚落是常有的事,机耕路泥泞不堪,村民下一趟山差不多要两个小时。

和雪坑村的大多数村民一样,徐红英老实又勤快。“种菜、养猪、养鸡、采粽叶,我什么农活都会干,可就是到处不来钱又到处是开销。”徐红英的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又一身的病,两个女儿都在山下上学。为了贴补家用,徐红英除了种菜养猪之外每年还要采3000斤鲜粽叶换钱。可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农活,家里还是穷得叮当响:那些年徐红英没攒下一分钱,还倒欠着5000元外债。而没有钱,也正是陈永生有顾虑不肯移民下山的原因。

“山上的日子看得到头,就算为了两个孩子的未来,我也要移下山。”徐红英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正是这份坚持,在后来的十几年中,为陈家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与发展。

那一年,是2007年。杭州全面推进下山移民异地搬迁工程。

富文乡和雪坑村的干部们也立即行动起来。他们逐户走访谈心、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打算新建一个羊角湾移民新村,将雪坑村的荷山和山河源两个自然村的农户搬迁下山。

陈长寿是当时雪坑村的村支书,也是后来雪坑村和青田村合并之后的村党支部书记。“我跟陈永生说,山下新房子盖不起来没关系。按照市里规定,下山移民政府有补贴,县里乡里也都有帮扶的政策,我们自己再凑一凑。三层不行我们就先盖一层,等有钱了再慢慢往上建。”在陈长寿和村干部们的鼓励下,陈长生同意和大家一起移民下山。

2008年底,投资800余万元的羊角湾移民新村正式建成。半年后,雪坑村47户170人顺利搬进了新房。

搬进新家那天,徐红英高兴之余也有担心——自己除了务农种菜干家务也没什么别的技术,生活来源在哪里?让她没想到的是,没多久工作来了——村里新开的一家农家乐在招工,徐红英决定去试一试。

铺床、打扫卫生、种菜、养猪……干完第一个月,徐红英拿到了当月的工资:“整整1700元!这些活,都是以前山上常干的活。以前忙来忙去忙到欠债,下了山,干一样的活有工资拿了,我竟然可以存下钱来!”回忆起这些,徐红英突然有些哽咽。

后来,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基础配套设施日渐完善,村里的王子谷漂流等旅游项目开始运营,农家乐、民宿越开越多,雪坑村、青田村合并而成的新青田村,成了城里人旅游的“香饽饽”。民宿“熟练工”徐红英也更忙了,每个月的工资从1700元一直涨到4000多元。

2013年,徐红英和丈夫用这些年的积蓄,把自家的房子从一层翻建成了三层小楼;2018年,因为大女儿要结婚,徐红英又花了15万把房子从里到外装修了一遍……“下山、安家、致富,我家现在是两三年就变个样子。下山后的日子,从前想都不敢想!”坐在宽敞整洁的客厅里,徐红英眼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与满足。

徐红英一家的变化,被更多的村民看在眼里,部分留在山上的农户,搬迁意愿越来越强烈。

2013年,青田村两委班子经过新一轮的商量讨论,决定再建一个黄家店移民新村,将雪坑自然村的其他农户也搬迁出来。这一次,不再会有阻挠、不满、分歧,征地、新建、搬迁等所有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没过多久,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的黄家店移民新村如期建成,54户214人顺利入住。

两次异地搬迁,也给青田村的发展腾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青田村利用转移集聚的老房产和宅基地,积极对接高端民宿,先后引进了美客爱途、茂山青田野、集祥民宿、淳雪居、乡庐怡陌等5家精品民宿;改造提升了10家中端民宿;狼行天下户外拓训基地、5公里登山游步道、美客书酒屋等休闲业态同步跟进;昆腾市政等总部经济项目相继落地。2019年,村里人均收入达28533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81%。

青田村的高端民宿。

徐红英所指之处,就是她曾经的房子所在地。

样本2

建德梅城伊村村——“种着村里地 当上城里人”

7月中旬,正是中药材吴茱萸收割的季节。建德梅城镇佳和苑小区的一百多户居民,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回到伊村村去收吴茱萸,这也是他们每年收入的一部分。

伊村村是梅城镇辖区内的高山村,海拔500多米,自然资源贫乏,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们下山到梅城,搭乘公交需要两三个小时。

2013年,在建德市和梅城镇的支持下,伊村村实施整村搬迁,188户农户移民下山,把新家陆续安在了梅城镇上的佳和苑小区。

“根据安置原则,1人户可以享受60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积,2人户可以享受90平方米的安置面积,人口越多安置面积越多,所以每家每户住房条件都是很宽敞的。”梅城镇原农办主任蔡振庭说。

安居之后是乐业。梅城镇是省级中心镇,有着完善的城镇功能,各类企业单位较多。在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移民下山的伊村村民,只要是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都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每月都有了固定收入来源。为了给大家吃上“定心丸”,增加每家每户的收入来源,乡镇和农业系统的干部们又谋划着在伊村原有的山地上复耕种上了吴茱萸。

吴茱萸是中药材中的小品种,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且较好打理,两年内可以有收获。“基本上,农户种下去之后就不用怎么去管理,每年到了时间上山收割就可以了。”蔡振庭说,镇里的干部给村民算过一笔账,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每家每户每年能有1.5万-2万元的吴茱萸种植收入,再加上在镇里打工的工资收入,生活保障不成问题。

“没想到移民下山之后,我们种着村里地、当上城里人,这生活品质不知道比原来在山里好了多少。”想起这几年来生活的变化,伊村村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感慨。

现在的青田村,家家户户住上了统一设计的三层小楼。

历程

11年下山移民之路——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偏远山村下山移民工作的意见》精神,从2007年开始,杭州分别在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临安区开展下山移民搬迁工作。

祖先明是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的一级调研员。从2011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他很大的一块工作内容就是协调推进全市下山移民工作。

“下山移民的政策遵循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每个区县为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灵活安置等要求有序推进。”祖先明介绍,为了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杭州市出台了异地搬迁政策、异地搬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任务到村、到户,责任到人。比如,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全市农业部门工作重点是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高山(海拔500米以上)、深山(与安置地之间的海拔高差在200米以上)、远山(离中心村、康庄工程2000米以上)、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农民实施下山移民。也就是说,杭州5个区县市的高山农户,只要4个基本条件满足一个就可以实施下山移民。

“山下一两年,山上几十年”。下山移民改善了农户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也改善了就业、就医、就学等生活条件。

“解决了移下来的问题之后,如何让农户们富起来,也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些年的工作中,祖先明和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几乎跑遍了全市各个下山移民点,对各地因地制宜发掘自身潜力为农户们增收的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推广。

“比如,为了增加就业岗位,各县和乡镇积极扶持各地新建和修缮来料加工基地。杭州市级财政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800万元新建和修缮30个来料加工基地。其中,为异地搬迁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左右。”因为工作关系,祖先明对每一组涉及下山移民的数据都相当熟悉。他说,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各地尽量把安置地选择在中心村、中心镇,在积极对异地搬迁农户开展适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鼓励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吸纳搬迁户就业,并要求乡镇、村积极为搬迁户提供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物业管理等公共事业岗位,为异地搬迁农户创造各种就业机会。

“从2007年到2018年这11年间,杭州全市通过下山移民工作共缩减了几百个‘偏、远、高、散、险’自然村,加快山区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也把这些农户原有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为杭州新农村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祖先明说。

专家点评

杭州市委党校副研究员 黄鹏进

下山移民工程是一项惠泽百姓、造福于民的实事工程和德政工程。这一工程通过农民生产生活空间的腾挪,有效统筹了城乡发展空间、转换了农村发展动能,更新了农村发展模式,并最终较好地解决了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从这一角度而言,下山移民工程,既是响应中央所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杭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

“寻味经典”

征集

杭州小康路上的经典案例

今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梦想。在走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您认为哪些经典案例可以代表杭州在小康路上的奋进历程?如果您有相关的影像资料、故事、实物等,可以关注“政在解读”微信公众号并微信留言,或者通过电子邮箱hzrbyw@126.com联系我们,也可以写信至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时政要闻中心《寻味经典》栏目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何去非/文 倪宇翀/摄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探索“邻里自理,街坊共治” 建德千名“新
桐庐莪山畲族乡启动“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
半挂货车在高速上跳起了“S”型舞蹈 夏天
男子去世半年  却意外“复活”……
36.8℃!杭州气温创新高!不过凉爽的天
第四届"杭州工匠"报名火爆 316人争当
“大暑”下的大“比武” 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湖北襄阳一婚车失控撞死姐弟俩 官方通报来
男子刚出狱便约见未满18岁女儿强奸
失恋小伙歪念一动试开女邻居门 结果“进去

杭州影像


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端上一杯免费凉茶 ...

“杭州之门”长高了...

夜游玉皇山 游步道...
杭州全面推进下山移民异地搬迁工程。2013年,在建德市和梅城镇的支持下,伊村村实施整村搬迁,188户农户移民下山,把新家陆续安在了梅城镇上的佳和苑小区。比如,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全市农业部门工作重点是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高山(海拔500米以上)、深山(与安置地之间的海拔高差在200米以上)、远山(离中心村、康庄工程2000米以上)、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农民实施下山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