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茶的精神触动青年 比起董事长的头衔,倪晓英更喜欢“茶叶工作者”这个身份。 “一片茶叶的外形是相似的,但在不同时代却蕴含着不同的精神,宋代人喝出了诗意词情,清代人喝出平民大碗茶,这就是形与神的茶哲学。”倪晓英说,她一路经营的都是茶,一路思考的也是茶,“怎么把茶传播给更多不同领域的青年人”是一直盘桓在她脑中的事。 担任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倪晓英在茶的世界中畅游不倦,她把茶看作是自己的知音挚友,坚定地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 前不久,倪晓英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挂牌。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师工作室为学生亲近传统、了解茶的历史和文化、做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供了平台。 走近年轻人,倪晓英分享了许多和茶有关的故事。 “每一片叶子,都来自大山,走过无数弯弯曲曲的山路,才来到城市,化作喝茶人手中的一杯茶汤。平等对待每一片茶叶、感恩遇到的每一杯茶汤,才是对茶最大的尊重。”倪晓英对年轻人说,“你们若是见过采茶、制茶的场景,定会明白‘半斤茶叶千滴汗’的道理,认真喝每一杯茶,都是对茶的尊重,对采茶者、制茶者的尊重,对泡茶者的尊重。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短暂得就像这片片茶叶,希望大家带着这股认真劲儿,珍惜宝贵时光,让学习和生活永远都充满活力。” “最好的龙井茶是会沉下去的,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物质。那么一个人呢?如果我们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不是也会在浮躁的世界里沉下去?”倪晓英娓娓道来,“以茶修身,做事先做人,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明白这个道理。与茶为伴,或许我们会更快、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精神世界的丰厚,能让自己安宁沉静。” “茶可雅志”“茶可礼仁”“茶可行道”“茶可修身”……古人把茶当做陶冶性情、锻炼品格和思想情操的途径和方法。面对着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倪晓英也以茶为范,把“道”寓于品茶之中,勾勒淡泊谦和的意境,“这世间也只有茶,叶蕴奇香,遇水舍己,成为茶饮,将最美的一面留给世人,完成茶的旅程。” 透过杯中茶叶,年轻人也逐渐懂得人生真谛。现场聆听的一位学校茶艺社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茶香四溢、苦而回甘,如同青春的味道——奋斗的过程是苦的,最终的结果是甜的。 茶到淡处,方为至味;人到平和,更显睿智。这是倪晓英的向往,更是她对生活的极致追求。 把匠心传承给更多人 马悦 现在,想要在大学校园里拜师学艺不是一件难事。比如,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古朴雅致的金石篆刻、刻工精巧的雕版印刷、器形逼真的全形拓印、美轮美奂的富阳纸伞、婀娜多姿的中式旗袍……这些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都能在学校的“大师班”内进行拜师学艺,成为代表性传承人刘江、黄小建、闻士善、屠燕治、韩吾民等大师的徒弟。 眼下,越来越多的技能大师,入驻高校校园,设立大师工作室,与学校一起共同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与此同时,年轻学子们通过大师的言传身带,传承其优秀品质、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能,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大师们说,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然而,“匠心”一词,并不是技能人才的专属,它属于各行各业,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是对工作最好的尊重。 所以,大师们走进校园欲把匠心传承给更多人。他们说,“热爱”是工匠精神的前提,只有全身心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行业、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这条路上勇往直前;“拼搏”是工匠精神的本色,努力付出、不问得失,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追求精益求精,才能在这条路上发光发亮;“坚持”是工匠精神之魂,一切技艺、技术,都是靠长期实践积累得来,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静心沉潜,厚积薄发。时代在变,但工匠精神的核心没变: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 在这个人人做事都讲究“短、平、快”的时代,“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正是抹平这种浮躁心态的“镇定剂”,同时也是支撑我们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精神力量,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