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依然是梅家坞大多数人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记者 韩丹 航拍
老朱的老婆,姓夏,就是从外村嫁过来的,她捋了捋额角的头发,轻笑着说:“嫁过来,一辈子不也是平平凡凡嘛,也不是外边传说的那样,这里有多么的好!”
老朱笑着说,像那个招婿广告说的那个条件,自家还真是达不到,但是绝对不能算差。
他家有两亩半茶园,住房也不靠路边,不好开茶楼搞旅游,但这里空气好,房子大,离城区不远,自家辛苦点,住地下室,上面两层半,租给了城里人来住,一年也有七八万房租,茶园要是收成好,也有七八万。
老朱这几天,黑瘦了一些,又到了茶园施肥季节,他要挑着豆饼(龙井茶施肥主要原料)上山,一点点埋进茶根附近,风吹日晒,很辛苦。
昨天上午,他骑电动车,驮着一大袋豆饼,还有施肥工具,听到了梅家坞招女婿的消息后,自己也想了想,不管是真是假,这说明梅家坞一直叫得响,这靠什么呢,就是靠山上的一垄垄茶树。
老朱说,他埋豆饼时,比平时仔细多了,好像肥料靠茶树近一些,来年春天,茶就能发得好一点,做茶农的底气就会足一点,收成好,说点大话,其实也没啥的。
但种茶又不仅仅靠肥料、汗水,还要靠天吃饭。要是天不好,夏天太热晒死茶树,刚冒芽,又遇到倒春寒,或下雪,冻掉,都让茶农揪心的。
这个天又说不准的,很虚的,老朱喝了一口自家的龙井茶,边咽茶边说,这个有点像是相亲中的缘分吧,你说房子足够大,钞票也给得多,最后没缘分,不幸福,种茶是一季,忍忍就算了,婚姻是一辈子的事……
老朱的老婆,夏大姐应和:缘分跟伺候茶树一样,要一点点来,也不是刚开始就有的……
“要是专门去等,去培养好了再结婚,也蛮熬人的,儿子都要三十了啊……”夏大姐话锋一转说。
梅家坞男孩、女孩的婚事问题,也是她这两年,跟村里人散步时,他们经常要说的问题。
夏大姐说,梅家坞总共有五六百户人家,大家都熟的,谁家有闺女,谁家有儿子,多大了,大多知根知底。
都说梅家坞是杭州的后花园,他们梅家坞也有自己的后花园,那就是云栖竹径。夏大姐说,这里人不怎么跳广场舞,晚饭后,都到云栖竹径散步,散步时,仔细一听,很多是谈论子女个人问题的,这几年,这里的男孩女孩,三十岁或超过三十岁的,多了起来。
老朱点点头说,是的,他们这些孩子,以后都不会种茶了,现在茶山上,施肥劳动时,看一看,都是白茫茫一片,是什么呢,白头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