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哦,那个给你们打电话的大伯,一次喝两碗,一碗咸,一碗甜。
老板叫叶军,问他年龄,他扯开一根细长的油条面筋后说,属蛇的,38岁,来这里22年了。
叶军16岁那年,书没念好,从老家兰溪游埠镇老家来杭州,“不想像父亲一样背树(山里把树截成段,背到镇上去卖)”,到杭州跟着老乡——一个做早点的师傅。7个月后,师傅说,你已经可以了,想办法自己开个小店吧。
1992 年,叶军借了一两千块,就在城隍牌楼租下这家店。
一个人在省城,又是在老杭州人聚集的鼓楼地带,叶军觉得,脑子一定要灵活,先是“搓着手,走到跟前,和和气气,请教师傅一样”,问年纪大的客人,老底子杭州油条发成什么样,豆浆多少稠,甚至用什么碗喝豆浆。豆浆油条弄好,再从调料细节观察,比如咸豆浆底料中,葱末放多少、白虾皮放多少,豆浆入碗时,手臂扬多高倒入,豆浆才会泛花多,喝起来最入味。
几年后,叶军的口音和豆浆油条的口味,都接了杭州的“地气”,自己也有了在这一带立足的底气。
他把自己在老家已背不动树的老爸请来帮忙,这个阶段,牌楼巷一带,因修中河高架,路边搬走了很多老顾客。临走之前,还来喝碗豆浆,叶军就会陪着人家喝完,不收钱,说是感谢照顾,再送到门口。
2002年,十年之后,叶军攒了些钱,想在城隍牌楼附近买套房子,但看了几家都要四十多万,没买。一是钱还差十几万,二是父亲说,买什么买,这么贵,才一百多平方,老家想造多大就造多大。
这时,父亲开始催他回老家相亲,整整催了3年才如愿。叶军娶了老婆小江,也把她带到早餐店,再把自己倒浆的手艺、待客的和气、说话(杭州话)的技巧传给她。
叶军说,凌晨三点就起来,四五点,早起提鸟笼的、爬吴山的、做生意的,一拨人。七八点,上班的,送孩子的,又一拨,风风火火喝完,抹嘴就走。前十年,好像杭州人都很忙,锻炼的忙,赚钱的也忙。他早晨八点多就能收摊。
收摊后,他站在门口右边望出去,能看到中河高架上的车,唰唰开得很快。叶军说,那个年代高架桥还很稀奇,觉得还是要城里买房,城里多好,平地里就能往天上修一条路。他决定不听父亲的,等攒到40万,就拿下城隍牌楼巷一套商品房。
谈到这里时,老婆小江在一旁感叹,唉,你就是做早点的料啊。叶军也叹口气,说他攒到40万时,房子涨到50万,等攒到50万时,房子又变成80万,现在呢,200多万了。
2010年,店门口能望见的中河高架,车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快了,堵车堵得不成样子,房价也高不可攀。叶军也终于放弃买房,在老家花了30多万,造了一个全村最高的5层楼房,好几百平方。
这些年,叶军觉得,自己还是凌晨3点起,客流还是一天三四百人,但时间拉长到从9点延长到10点。这两年,11点以后,还有人来吃早餐。
十点左右来的客人,刚退休没几年,房子很值钱,子女多不在身边。他们隔着豆浆升起的一团热气聊天。叶军说,他们有时候是世界风云、国家大事,有时候是柴米油盐、花鸟鱼虫。几个人谈得来的,一碗豆浆能谈一个小时,然后就成为好朋友,下一次,喝豆浆的时间都约好了。
但就是这些“谈”到一起的老年人,有的也会少起来。
昨天,我们就听到一个老人说,哎,某某痛风,不能喝豆浆,不来了,不然走得再慢,还是要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