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惊的孩子 家长不要叫醒他
夜惊的诊断标准是,夜间睡眠中突然发作的极度惊恐。发生于晚上睡眠的前1/3时间内。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或有部分记忆。儿童中发生率3%,主要见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通常到青春期会自愈。
如果家里孩子出现了夜惊,我建议的处理是:发生时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要叫醒孩子,否则会使他不知所措;不要过多干预,引导孩子重新入睡即可;第二天不要谈论夜惊发作的事情,否则会增加焦虑。如果孩子自己提起,告诉他没什么就行了。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放假时和上学期间
睡眠相差不要超过1小时
总体上,我关于儿童的睡眠卫生给家长们四条建议:
1.上床和起床时间,每天相对固定;
2.上学和放假期间相差不超过1小时;
3.晚间活动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激烈活动:比如户外、兴奋的游戏等。避免刺激性游戏:如电脑游戏。
4.睡前设定20至30分钟的睡眠常规,包括平静的活动,如阅读图书、谈论白天的经历,应该在儿童睡觉的房间进行。
儿子经常扯前面女同学的辫子 老师建议带孩子查查是否有多动症
网友“奇奇妈妈”问:我儿子7岁,小学一年级。老师建议我带孩子查查是否有多动症。据说儿子上课时坐不住,喜欢拉前面女孩的辫子,还不断地玩手上的铅笔、书本。我以前只是觉得孩子调皮好动,现在老师这么一说,我也有怀疑。另外,我儿子脾气不大好,很容易生气,情绪控制能力很差。
高峰教授回答:根据这位网友孩子的情况,临床应该考虑多动症,建议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明确。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目前普遍认为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儿童患病率 3%~7%,男女比例为 3~4∶1。常见于学龄期儿童,症状往往在幼儿园阶段就明显表现出来。有60%~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人期。
目前认为儿童多动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三大主征。简单来说:
1.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
①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②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③经常在与他人谈话时显得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④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家务及工作任务。
⑤经常难以有条理地安排作业和工作或其他活动。
⑥经常不愿意或回避进行需要持续动脑筋的任务。
⑦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
⑧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⑨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健忘。
2.多动、冲动症状:符合下述多动、冲动症状中至少6项——
①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③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
④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
⑤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像有个马达在驱动他。
⑥常常话多。
⑦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⑧经常难以耐心等候。
⑨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讲话和游戏。
上述症状在12岁前出现,至少持续6个月,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场合(例如学校和家里)出现,并对社交、学业/职业活动有负面影响,并排除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临床上根据症状分为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及混合型三个亚型。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和规范治疗很重要,需要老师、家长及医生共同参与,医教结合。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加上行为矫治及教育训练等手段。不仅控制核心症状,更重要的是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心与自我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