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富硒小土豆,恩施玉露、利川红、唐崖等恩施农特产品“网红品牌”对于杭州人来说已不陌生,随着“硒品入杭”的不断深入,恩施风味也在丰富着杭州人的味蕾。
近年来,杭州市携手恩施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区域农特产品竞争力,走出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为恩施精准脱贫配好“金钥匙”。 区域化布局,打造“一县一品” 为推进恩施特色农业集聚发展,今年杭州市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近2.4亿元,实施132个产业帮扶项目。新建了2万余亩新茶园,1万余亩青钱柳、藤茶等功能茶基地,近10万亩西红花、黄精、大黄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3万余亩特色水果种植基地,2万余亩高山蔬菜基地,4个菌菇种植基地。全州已建成农业特色基地675万亩,农民人均达到2.1亩。其中,恩施市的恩施玉露、富硒土豆和养生功能茶3个万亩产业园,带动1.7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萧山·利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大黄产业园”,发展了大黄约7万亩。宣恩的黑茶产业园、贡茶文化产业园设有贡水白柚、箬叶、花椒等产业基地及配套冷链物流设施。来凤县大河镇建设并投入使用8个香菇基地,带动1000多户农民增收。鹤峰吸引7家浙企落地,援建了茶叶生产车间和有机肥加工车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域有机茶县”。 专业化生产,示范引领带动 “年轻人往外走,老家伙守穷窝”是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曾流传的顺口溜,现如今,贫困户唐清玉却笑称:“人在家中坐,钱从茶园来,没人离开这个窝。” 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杭州市对恩施州的“造血”帮扶。浙江新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湖北一家企业携手在恩施市建立了龙马现代茶产业示范园,采用“公司+村集体经营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生产加工抹茶,推动了恩施州茶叶产业化革命。 目前,恩施州共建成17个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覆盖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马铃薯、畜禽、农旅融合发展等产业领域。引入浙商企业48家,落地投资超12亿元。洲际食品等一大批食品精深加工企业进驻恩施,开展硒食品精深加工,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品牌化营销,打造拳头产品 在浙企(杭企)全过程品质管控和品牌包装下,恩施州特色农产品逐步飞入杭州寻常百姓家。有浙企将恩施“马尔科”等优质土豆,打造成“慢土豆”品牌,通过盒马鲜生、山姆、永辉等平台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销售,最高销售价格达到每公斤35.8元,土豆变身“金疙瘩”。借助“茶叶之都”的资源,杭州协助恩施打造了“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利川红”“恩施玉露”“唐崖”等特色品牌。 随着“硒品入杭”工程深入推进,线上社交电商领头羊云集、明康汇、贝贝网、峰澜信息等电商平台纷纷入驻恩施。线下推进“硒品五进”(恩施农特产品进商超、进市场、进食堂、进社区、进新零售),建成“1+8+X”线下实体销售网络。今年以来,通过杭州平台帮助恩施销售农特产品超过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