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银行贷款,讨价还价余地大了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对外宣布,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央行称,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 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这一政策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这是自去年7月份央行进一步放开存贷款利率后,时隔一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是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事件。”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这一重大政策变化充分表明了央行向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至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程过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此前,我国曾于2012年6月和7月扩大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中国已到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新阶段。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央行有关负责人19日表示。
有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该政策的意义,郭田勇认为,取消贷款下限后,将提升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对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
“此次政策还取消了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明确许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盖小微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总体上会令整体贷款成本下降。”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目前而言央行这一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一季度银行90%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在目前市场资金仍偏紧情况下,就算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市场利率也难下降。”金融专家李迅雷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