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方志,一座城 | 衢州小饼、开化鱼、麻辣鸭头……游览一座古城,人们总是热衷打卡舌尖上的新鲜滋味,但若想触摸到它真实厚重的文化肌理,《衢县志》中的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 《衢县志》,成书于1926年。编纂者为衢县人郑永禧。 郑永禧饱读经典,从事新式教育、热心时事与地方自治。为修《衢县志》,他克服了很多困难——筹不到经费,几乎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修志伙伴,用眼过度而近失明。所幸的是,同郡名人余绍宋在同一时间在修《龙游县志》,这给了他从精神到实际行动上的极大支持。终于,十年纂述,完成了这部“经营结构,别具卓裁”的地方志书。 见山见水亦见通途 《衢县志》开头有一篇极短的文章《释衢》,举旧籍十数种,罗列古来有关“衢”的含义。“三衢为通衢之名,可无疑义。”衢州形势天然绝胜,道路四通八达,可以由此进入皖、赣、闽三省境内,特别是在海路未通的时代,来往行旅多经此地,又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衢通途,展开于层层山峦之间、条条溪流之上。据《衢县志》记载,衢山分为南北两脉,南为仙霞,北为黄黟。南脉从福建而来,经江山入境;北脉起自徽州,从遂昌入境。正是坐落其间的众多山峰,构成了三衢大地上层峦叠翠的精彩样貌,它们既独立又绵延,既阻隔又沟通。在漫长的农业社会,这些山峦荫蔽着一个又一个村庄和城镇,也吸引着商旅和士人,云集、星散,奔赴梦想。 相较于山道,衢州人对水路更为倚重:“吾衢地踞高原,负山引泉,农民生活全恃水利之调剂得宜。”从唐代开始,衢州水路就已畅达。天然的水流以及相对先进的水利建筑,灌溉了两岸的农田山林,也哺育了村镇与城市。“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衢地人民拥有较为开放的视野和灵敏的经商头脑,著名的龙游商帮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进入近代,交流日益频繁且重要。于是,郑永禧对水系重建考证,凸显了他的现代思维与民生意识。水系、水港、水埠、堰坝、堤闸、桥梁、津渡……《衢县志》以凝练的文字记述了它们的源头、流经之处、位置、功能等等,同时也没忘征引前人山水诗,如,“盈川旧邑莲溪东,断岭平冈入望中。最爱秋深乌桕树,千林一色染霜红。” 东南阙里的儒风民风 “靖康之变”后,孔子第48代长孙孔端友南渡,宋高宗赐家衢州,从此衢州被誉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孔子家庙就坐落在衢州城内,祭祀不断。孔子第75代孙孔祥楷是孔氏南宗最后一代奉祀官。 和占地广大、宫墙万仞的曲阜孔庙相比,衢州孔庙显得低调、亲民、接地气。这似乎象征着孔子儒风与江南民风的交相融合。在修志时,郑永禧表达了对时人醉心欧风,抛弃旧俗深感忧虑,他写“由今视昔,转觉古风可爱”,又庆幸衢州古风尚存,“幸我民俗尚敦庞,犹有古道存焉”。在他笔下,婚丧吊庆合乎礼制,人情往来从容揖让,四时节序乐在其中。志书记载的学宫、书院、坊表、善堂,是体现衢州人民崇学好道、慎终追远、亲睦相助的精神地标,也是郑永禧所期许的地方“文化之基”,“凡此非有他也,重古人之行谊,一泉一石一花一木,皆足动人复古之思,而况登诸志乘哉。” 近2000米长项链般的古城墙 2006年,衢州城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城墙历经千年风雨剥蚀而不颓,至今保留着6个城门以及近2000米长的古城墙遗址,巍然耸立,被文物专家称为“绿色的珍贵项链”。 据《衢县志》记载,衢州城墙始建于唐代。宋元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南迁,衢州进入空前发展时期,为了满足不断扩展的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城墙进行改造。“城所以盛民也”“可守,可战,可进,可退”,城墙兼具军事与防火功能,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物理与心理屏障,因此历代有所作为的郡守都将城墙的维护和扩建作为任上重要职守之一。 巍巍城墙,守护着衢州一城烟火。如果说城墙是冰冷的静态的,坊巷则是温暖的流动的。坊巷深深,遍布着民居、商市、学校、医馆、会馆、祠堂、庙宇、园林。“街市巷坊,今有可考者,大多皆明以后、胜清时代遗迹也。然已朱雀野草、乌衣夕阳,非复曩(音为nǎng,意为从前)时之景象也”。 旧志中留下了一连串坊巷的名字,先义坊、景行坊、居仁坊、崇贤坊、折桂坊、仁德坊、里仁坊……供后世读者去想象和凭吊。如今,衢州也在努力修复传统坊巷景观。今时今日,在水亭门街区,当年的城楼、城隍阁等旧址宛然在焉,巍然矗立的三座功名牌坊是历史人文的见证,鳞次栉比的店铺、熙来攘往的人群更是酿出酒酽浓浆般的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