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 金庸 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 《三体》 刘慈欣 著 重庆出版社 2008年1月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杨苡 口述 余斌 撰写 译林出版社 2023年1月 《繁花》 金宇澄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金庸先生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此起彼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但关于金庸的江湖从未远去。 在我的书柜里存有一套《射雕英雄传》,已经快被翻烂了,但每次打开第一页,看到风雪牛家村插画的一瞬间,总会想到中午放学回外婆家后,就把书平摊在窗台上囫囵吞枣地翻看起来。阳光很暖,窗台上没有被打磨平整的水泥摸上去会有种奇怪的粗砺感……这些细致到触觉、味觉的回忆,平日里,断然是想不到的,也是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翻阅所唤不醒的——曾经在不同的电子书阅读设备上看同一本书,但我怎么也想不起上一次读它时的琐碎记忆,甚至都不记得是否看过,直到看到阅读记录才恍然大悟:“我说怎么情节这么熟呢!” 可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读到金庸作品。 当年,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写道:“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于面前的悲痛,谢逊听闻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肤浅了。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但那时我还不明白。” 写书者如是,读书人亦然。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时常会刷到一些套路化的笔记,类似“你没有读懂的金庸”云云。一开始自信地觉得,从小学就开始看金庸写的书,还能找出什么呢?结果第一张图里的短短一句话就来了个重锤——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白马啸西风》) 是啊,有些事情小时候哪里会懂,等长大了再去看,正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二读、三读:用文字去观照内心 过去一年,我零敲碎打看过的新书有近200本。但是,当我回想认真看过且做笔记的书单时,发现一条条看下去,留在脑海里的还是那些旧书。 想一想也释然,有些事情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做的,早了晚了,即便做了,感受差异也比较大。看来,再熟悉的书也需要常常翻读,让自己的记忆跟上成长的节奏。 读什么都可以。有人每年读一遍《论语》,有人选择的是《红楼梦》,还有人看《七龙珠》。内容不重要,跟着它心潮澎湃,寻找到熟悉中的陌生感才是宝山中寻宝的真义。 去年年初,借着剧集的风行,把《三体》三部曲翻出来再读了一遍,距离首读差不多已经过去13年了。手上这套《三体》封面还是“科幻世界”的设计风格,远不及新版本的庄重大气。 第一次知道《三体》是当年混迹数码论坛里的网友推荐的,他说这书特别有意思,但得熬过前面三十多页。确实,拿到手就看,前面几十页就没熬过去,等搁置了一段时间后,鼓足勇气咬牙再看,就是思想的通衢大道,甚至是一场极速飙车的体验。 直到现在,都无法对《三体》的文字风格心悦诚服,但对作品中的故事、讲述视角、宇宙感,甚至是自圆其说,每读一次都有极大的震撼。最早把它当成科幻小说来读,但二读、三读后,更多地用文字去观照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书中这句“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结合阅读的当下环境再来细细咀嚼,真是要长叹一口气——明明知之甚少,但又要假装都懂。 这种“白头宫女话当年”的感受,还有奇奇怪怪的回忆,都在打开旧书的一瞬间齐齐涌来。 非虚构写作:永远不要低估生活 过去一年,我认真读过的五六十本书里面,除了类型小说(主要是推理、探案、科幻)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读非虚构写作。不是小说不好看,而是当人生进入某个阶段后,对于纯粹虚拟的东西总有“不真实”之感,即便它的故事可能来源于生活。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文字里传递出来的气质让人动容,大家闺秀,从容淡定,老人从心所欲的讲述,极为诚恳。当她讲起穆旦的爱,让人感受到这番过往埋藏在她心中数十年的分量与支撑。 最早看到这本书的部分文字来自《读库》。今年认真读完了2023年的六本《读库》,非虚构写作的那些故事屡屡让人击节叫好,“怎么会这么有趣?”“怎么会写得如此坦诚?”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讲述两位重组家庭的老人的感情波折,如何接纳对方,如何让子女接纳,感情又如何走向破裂直至无法挽回……打破以往定式思维的故事走向,让我感受到了真实的力量。 几年前,看别人写张爱玲去国离乡的文章,里面写到她喜欢的一句话,我特意去找来了出处,抄誊下来贴在书桌上,提醒自己永远不要低估生活,永远不要高看文学。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事实比虚拟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戏剧性,向来如此。”(佩尔努,法国) 每次站在书架前看着一本本等待检阅的书,总觉得它们似乎是读书人的“魂器”,藏着一个“部分的我”。 书自然是越读越多,也可以越读越少。前者说的是书,也是感触与记忆,后者说的是那些能愿意反复读的书。 有听到过一种说法,人过了60岁就要进入清空状态,从送走自己喜爱的物品开始,最终把那些需要交代的物品统统放在一个手提包里,方便去医院时直接带走。这种面对人生尽头的态度,寂寞又豁达,想想还真是有趣。 今年年初,《繁花》热播,我又翻出了书架上的原著来看,当年读首版书时,并不觉得好读,此次再看居然找到了乐趣。由冬入春,读书,会在新书与旧书之间走走停停,读新书,感知新能量,翻旧书,汲取智慧;也会追一追潮流,读点流行的书。即便读不懂,也不要轻易否定书或者自己,先放一放,过几年再来看吧,有时,不是书的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