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你们的商品有没有网店的,我们用完了还要买。”“展会上我们收到了一笔预计达100万的订单,我要回去根据顾客意见改良产品,更好适应杭州市场需求。”恩施州恩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玉说。 在2020年杭州首届消费扶贫节的收尾日。不少消费者前来扫货,想要最后再采购一批扶贫的优质农产品。“这些帮扶地区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也不贵,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 让帮扶产品来到家门口 “我是从恩施走出来的,我希望助力咱们恩施更多的好货出山,走进杭州的千家万户。”在杭州举行的对接会上,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总裁助理曾杨恩,向在场的恩施企业介绍了采购需求。她表示,自己此前曾在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建始县扶贫工作组工作,深知恩施当地的农产品产销痛点,希望借此机会更好地打通杭恩两地企业的对接渠道。而在扶贫馆销售火爆的消费扶贫柜也有2家黔东南企业意向对接,希望更多的山货得到展示和销售。 一场场消费扶贫的展会,一个个企业和经销商的合作,在杭州的开放怀抱下,“硒品”“黔货”打通了出山渠道。不仅是线下,也有电商直播助力。发挥杭州数字经济优势,充分利用电商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探索“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举办“电商助农·杭州行动”“双千直播”等大型对口扶贫专场系列活动,邀请知名人士、淘宝主播等加油助力,为优质农特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不仅在线上线下同步,还要给消费者带来价格上的政策优惠。今年5月,向杭州市民发放66万份、价值1000万元的爱心扶贫消费券,定向用于黔东南、恩施农特产品线上促销工作,有力解决了对口地区农产品滞销难题。活动期间,共有11.64万市民使用消费券,销售总额近1000万元,浏览人数超370万人次。 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生活中,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缺信息缺市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常为农产品发愁;而城市的居民对地道农产品情有独钟,却缺乏购买途径。 开展消费扶贫进超市活动,就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居民消费扶贫的公益意识,而且通过发挥城市名牌商家的集群效应,帮助贫困地区开拓市场,有效地帮助农户增收和脱贫。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城市的“菜篮子”,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的“钱袋子”。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就是将“菜篮子”变丰富,“钱袋子”变充足。 据了解,有上百种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产品亮相世纪联华超市消费扶贫示范馆,既有蔬果油茶,又有蛋禽干货,品种丰富,选择多样。涵盖蔬菜、水果、禽蛋、牛肉、调味品、米、酒等分类,市民可以从这场味觉盛宴中尝出地地道道的“大山味道”,一饱口福。 近年来,杭州联华华商集团秉承“帮农产品出山、让乡村更美、为农民点赞”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对口帮扶工作中,多次选派党员代表、业务骨干深入贵州黔东南,“上山头”“蹲地头”,积极推进当地优质农产品的进超销售,实现“农超对接”。 通过发挥浙江最大零售超市联华华商600多万会员的规模优势,启动“31590”项目,建设3家品牌示范店、15家区域代表性门店扶贫馆、90家门店消费扶贫专区,扶贫产品展销面积超2万方,产品涵盖优质农特产品500余种。积极开展农特产品“五进”活动,全面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打造消费扶贫升级版 杭州通过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造消费扶贫升级版,是杭州在消费扶贫上面探索的新路子。持续推进“十大”消费扶贫行动,创新“黔货出山”“硒品入杭”产供销对接机制,构建消费流通生产的良性循环。仅去年一年,共帮助两州购销农特产品达10.02亿元。 线下体验网点不断织密。杭州市建成了1+8+X线下销售体系。在杭州市区的世纪联华超市建成消费扶贫馆,在8个结对区各自建成一个恩施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通过“硒品五进”(进单位食堂、进批发市场、进商超、进社区、进新零售)设置上百个销售点,建成1+8+X线下实体销售网络,全面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线上销售模式不断创新。发挥农村淘宝、贝店、云集、安厨、严选、明康汇等网销平台品牌效应,打造恩施土豆、三穗麻鸭蛋、麻江蓝莓等一大批“网红爆品”。贝贝网开展 “吉尼斯世界纪录”扶贫助农活动,24小时销售60万斤恩施土豆。云集邀请20位贫困县县长与网红代言人直播带货,成功承办全国消费扶贫购物节杭州站活动。“政采云”平台开设“农业扶贫馆”,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后勤保障部门及各级工会组织采购平台。也让品牌赋能山货变山珍。网易严选与中国美院战略合作开发雷山产品统一IP形象规范,一期开发75款商品首月销售即突破100万元。吉利雷山云尖公司携手故宫博物院,推出“宫禧福茶”,打开雷山高端茶叶产品销售新渠道,联合娃哈哈集团推出绿茶饮料。借助王的手创、妈妈制造、淘宝非遗等专业团队,开展苗绣、银饰电商扶贫新模式,形成苗绣“产销全覆盖”模式。通过杭州的对口帮扶,在帮助恩施州和黔东南提升农特产品品质的同时,打造了“恩施玉露”“雷山云尖”“三穗麻鸭”“利川红”“富硒土豆”等享誉全国的销售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