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实施6年为何起色不大?
治水结束河道水质又下降了?
本报资料照片
“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近些年,杭州一直致力于打造美丽城市,那么,现在到底治理得怎么样?
昨晚,2016年“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第四场的主题,围绕着“提升环境治理品质”进行,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及后期处理、加大工地道路扬尘治理、推进河道整治后的长效管理等方面。
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沈海峰、市林水局局长周定炎、市城管委主任翁文杰、市建委副主任裘新谷,以及各城区分管领导,与民评代表坐在一起,接受“问政”。
实施6年的垃圾分类
为何“起色不大”?
2010年3月,杭州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红桶装有害垃圾、黄桶装其他垃圾、蓝桶装可回收垃圾、绿桶装厨房垃圾,如今6年过去了,实施得怎么样?
播放的短片中,记者几乎把杭州所有城区的小区都走了一遍,分类垃圾桶的“肚子”里,没有装上应该“吃”的垃圾,而都是一股脑儿混装在一起。此外,垃圾桶不全,桶还黑乎乎,看起来长时间没有清洗,也存在破损的情况。
下城区潮鸣街道树园社区、武林街道环西社区就是其中走访的两个小区,下城区副区长沈凯波表示非常痛心。“首先是居民习惯,其次是处罚力度有限。”沈凯波说,接下来下城区将加强引导,通过垃圾分类评比、激励政策让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拱墅区大关街道德胜社区上午时间段所有黄桶都被拉走,只剩下绿桶了,居民无可奈何,只能混投。对于这个情况,拱墅区副区长王牮表示,下一步将和直运公司商量,积极检查、整改。
有位民评代表带了照片,拍的是西湖区一个叫天阳云筑小区的垃圾箱,照片上可以看到垃圾堆放得乱七八糟。做了这么多工作,为什么效果还是不好?
对此,西湖区副区长朱欢认为,城郊接合部在垃圾分类中是一块短板,这块区域是转换阶段,无论从理解上,还是工作覆盖上,以及基层网格的推动工作力度上都有一定缺陷。接下来,他们也会加大对转塘、双浦、三墩、留下这些城郊接合区域的监管力度。
实施了6年的垃圾分类为何“起色不大”?市城管委主任翁文杰表示,开展这项工作需要一个过程,在推进过程中,提出了理念:谁产生、谁付费。至于垃圾袋,市财政已经停止垃圾袋的资金拨付,要不要发放,由区里面自己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