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提起苏东坡,脑海中肯定首先浮现出的是一张大胡子脸,比如下面这张: 或者是这样:
这样的形象究竟对不对呢?
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名字叫李公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画家,他的人物画出神入化,后来的《宣和画谱》曾这样称赞他说: 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台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 意思是说,这位李公麟不和当时一些世俗画工一样,画什么人都一个样儿,他能精确地抓住这个人的神韵和相貌特征,让人一望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气质。这位李公麟曾给苏东坡画过多次的画像,当时,苏东坡的朋友驸马都尉王诜曾经要求他画了一幅画,记录自己和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人的聚会盛况,名叫《西园雅集图》,这幅画曾被多位后世知名画家如马远、仇英等人临摹。传为李公麟原本的画作如下: 局部放大
画中最右边坐着戴一顶方山冠的就是苏东坡,李公麟还曾经为苏东坡专门画过一幅像,后世也多有摹本,就是下面这一幅:
李公麟笔下的苏东坡,是一个细胡须,长方脸,高颧骨的人,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才真正符合苏东坡真实的形象。
苏东坡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长着一张长脸,见过苏东坡本人的米芾写有给苏东坡的挽诗一首: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万里归。 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 可怜众热偏能舍,自是登真限莫违。 书到乡人望还舍,晋陵玄鹤已孤飞。 第一句写得明白,苏东坡是一个碧眼圭脸的人——眼睛颜色带点蓝绿色,脸长得像圭,圭是古代的一种玉器,长方形,像下面那样: 用这个来形容苏东坡的脸长,真是形象贴切。后人在笔记小说中还编排了一些段子,比如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借用虚构人物苏小妹吐槽苏东坡说: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唇边。 去年掉下的眼泪今天才流到唇边,损是损了点,不过够形象。 苏东坡颧骨高,这是他自己的自嘲,他曾写有一篇叫《传神记》的文章,说:“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 东晋画家顾恺之说,要描绘一个人的神韵,必须画好他的眼睛(阿堵),但苏东坡开玩笑说还有一样东西也能表现神韵,就是颧颊,他说他曾做过实验,在灯下让人照着他的影子把他的轮廓描在墙上,别人一看描的影子就知道是他,因为颧骨特征太明显了。 明显到什么程度,苏东坡的表弟程德孺生日,苏东坡写诗说:“寿骨遥知是弟兄。”咱两人是表兄弟,看颧骨就知道,这首诗下有苏东坡的自注:“予与君皆寿骨贯耳,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问而知其为中表也。”他和程德孺的共同形象就是颧骨(寿骨)一直长到耳朵边,所以朝中同僚一看就知道这两人是表兄弟亲戚。 至于苏东坡的胡子,有些研究者认为苏东坡胡子应该不算少,同样是冯梦龙的苏小妹故事里还有一句对苏东坡胡子的吐槽:“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后世许多画像也把苏东坡画成大胡子,但小说并不能引为证据,更多研究者把宋朝人邵伯温的《闻见后录》中的记载引为证。邵伯温生于北宋宋仁宗时期,卒于南宋高宗年间,和苏东坡是同时代生活的人物,他的记录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有一定可信性。 被引为证据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秦少游在东坡坐中,或调其多髯者。少游曰:“君子多乎哉?”东坡笑曰:“小人樊须也。” 秦观在苏东坡那作客,座中有人嘲笑秦观是个大胡子,秦观说:“君子多乎哉”,用的是谐音梗,意思是“君子多胡哉”。苏东坡马上嘲笑过去说:“小人樊须也。”也是谐音梗,意思就是只有小人才“繁须”。这一次,苏东坡倒没被人嘲笑是大胡子,倒是素来被认为是白面书生的秦观变成了火力集中攻击的对象,这倒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所以,我们也可以推论,苏东坡并不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大胡子形象,就是普通的胡须量,后人一定把他画成“多髯”的样子,恐怕是从他豪放的性格中带出的想象。 最后一个问题,苏东坡体型怎么样? 首先,他身材修长,在写给程德孺表弟的那首生日诗里他说:“长身自昔传甥舅”。他和程德孺都是“长身”的魁梧身材,当然,坊间传说,苏东坡中年以后有些发福,肚子大了一些,这也是可能的,他本身是一位喜吃猪肉这样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宋朝费衮的《梁溪漫志》中这样写道: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笑。 一肚皮不合时宜的大腹东坡,倒是非常符合苏东坡一生性格遭际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