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苏州的周关泉,13岁那年和姐姐随母亲到杭州后,在杭州吴山脚下的河坊街生活了五十多年,目睹了街巷以及街巷里的居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人生变化。
与此同时,40多载为人师,他也在学生的身上,看到了时代变迁的印记。 这是都市快报与浙江省社科联联合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1978-2018我的编年史”。 以下是周关泉的自述: 清河坊箍桶店家的同学 如今做丝绸生意当了老板 1956年,我读小学五年级时,跟母亲来到了杭州,住在吴山西麓的小螺丝山,先后就读于粮道山小学和杭四中。 我的大部分同学都住在清河坊,他们的父母,有的用手推磨给别人加工水磨粉,有的用手工弹棉花给别人加工棉花胎,有的做白铁加工活儿,有的挑着担儿走街串巷吹糖人儿…… 其中有个男同学,他家当年在清河坊开了个箍桶店,专做各种木桶,什么饭桶、洗脸、洗脚桶,水桶、马桶,顺便也修理各种木桶,打铁箍或竹箍。 他的爸爸是个双腿残疾的人,他的妈妈又是个聋哑人,他和哥哥不上学时,都要帮助家里做事。那时,我觉得这一家看上去真是怪可怜的。 我父母是做医生的,家里生活条件好一些。我经常会分一些饼干,糖果给他吃,他也经常会给我几只将军蟋蟀、螳螂,还有从树上摘下来的一些金钩儿果。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直到前几年我偶然在小区路上碰到他。他挺自豪地说:“我们两夫妇开丝绸公司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现在钞票对我来说,只是个数字,前几天我刚刚出国旅游回来……” 当年学费都交不起的学生 如今孙辈都在上课外培训班 1964年,我19岁,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到元福巷小学当教师。 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带的班上有三个女学生,一学期几块钱的学费,也交不起,家里说因为子女多经济负担重,想让孩子辍学在家。 我觉得太可惜了,如果她们小学都没毕业,没有文化将来找不到好工作,于是等自己拿到工资就接连帮她们交了小学五、六年级的学费。 这之后,我带的这个班的学生整班一起升入开元中学就读,这在现在是不大有的。 因为他们一同读书九年,感情非常好,直到现在都经常一起开同学会,也经常邀请我参加。 最近我们才聚过,当年家里交不起学费的同学,如今都有孙辈了,她们的孙辈们都在上一百多块一节课的课外培训班,根本不愁学费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