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英每天都要处理四五个案子
今年59岁的陈建英退休已经四年了,退休前,陈建英是萧山法院的一名执行法官,法庭、执行庭、业务庭都工作过,也坐过办公室,对她来说,萧山法院就像是第二个家。所以在退休之后,她还是选择回到了法院继续做调解员。
“反正我这个人也闲不住,这是我熟悉的工作,一辈子都在这里啦。”说到这里,陈建英爽朗地笑了起来。
“陈老师很厉害的。”一直在旁听采访的书记员小陈插嘴说,“很多人都需要重新学(法律知识),但是她本身就经验很丰富,总是能从人情角度出发为当事人考虑,所以很多人都指名要陈老师来给他们调解,现在都已经成立单独的工作室了。”
因为陈建英的调解量高,成功率高,现在已经在萧山法院小有名气了,所以萧山法院专门给陈建英挂名成立了一个工作室。这里也是陈建英平时办公的场所,人数不多的调解都会安排在这里。工作室的采光很好,种满了绿色植物,这是陈建英的一个小爱好,她说这样可以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我注意到了我们头顶的一个摄像头,陈建英告诉我这是今年才做出的改变,每一个调解室现在都有一个摄像头,为的就是防止在调解过程中有人要毁灭证据。
陈建英说,就在今年的早些时候,她在处理一个劳动纠纷的案子,小企业倒闭,企业主因欠债被抓,职工就来打官司,当时在场的有一个会计,此人手里掌握着所有工人的工资明细,如果失去这份证据,调解的进度将会变得更加艰难,可是就在这种时候,会计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希望法院优先处理自己的纠纷,如果法院不同意,他就毁灭证据。陈建英警告他,这是犯罪行为,让他别轻举妄动。会计纠结再三,最后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证据。
“每个当事人心里都有一本账,都希望首先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建议法院在每个调解室里装上摄像头,喏,这才有了这个。”陈建英苦笑着说。
“平衡”是陈建英在调解纠纷时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在调解过程中,遇到涉及十几二十个人的案件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多的时候,她还遇到过调解涉及120个原告的经济纠纷。
“120多个人,我要一个一个弄清楚他们的诉求,这么多人肯定不能让他们全部来法院,所以我先让他们派代表来谈,这里也有一个调解技巧,你必须选择合适的人来参加调解。然后再让他们到司法局去请一个法律援助的律师,这样安排好之后我们再一起坐下来和老板谈。”陈建英说。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头,因为劳资纠纷涉及到的金额都是因人而异,所以在初步谈妥之后陈建英还必须和每个当事人进行面谈。120多个人被分成了几组,一个一个单独到陈建英的办公室里谈。陈建英不仅需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情况,而且还要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来调整赔偿方案,最后用半个月解决了这个案子。
还有一次,陈建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