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结冰的高山中有一座蔬菜温室大棚
最新一波冷空气杀到杭城,临安山区的温度更是直冲零度以下,但是就在这结了冰的山上,有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里面温度适宜,还种着青菜、菠菜等绿叶菜和萝卜,“以后给温室大棚供暖了,还能在冬天里种番茄、草莓呢。”临安上溪慧琴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梅慧琴说。
临安龙岗偏远的山区里,离县城100多公里,梅慧琴在那种菜20年了。当年村民一头扎进“鸡血石”产业时,她反其道行之,在荒远的高山上修路架桥、建蓄水库,组建专业合作社,与20多名社员一起开垦出了300多亩种植基地,引种了10多种高山蔬菜优质品种。
“现在山上产量最多的是茄子、四季豆、辣椒、黄瓜,除此之外,甜玉米、山药、雪莲果等等也都能种。”梅慧琴算下来,平均每亩产量能达7000斤,而且高山蔬菜有阳光养分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多,口感味道也特别好。与本地平原地区的蔬菜相比,每斤要略贵上0.5-1元。
但山区海拔高,温度低,限制了种植期。梅慧琴想到了在山上建温室大棚,拉长蔬菜种植季节,今年她花了100万在山间少有的平地上建造了玻璃温室大棚,同时又用30万造了连栋大棚。她说,这不仅仅是提高经济收益,这也是当下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却也向往新鲜的血液,明年慧琴蔬菜专业合作社也要走上移动互联网销售,“手机微信或者APP一点,高山蔬菜就配送到家,临安距离杭州市中心也不远,物流方便。”
保卫杭城百姓的舌尖:
全面建设“六个百万”农业基地
市农业局农作物处郑军辉副处长介绍道,杭州周边高山蔬菜早从上世纪90年代就陆续出现了,但真正进入大规模发展大约在2005年,如今,杭州地区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为本地蔬菜夏秋市场做补充。
2013年的《杭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曾提到,全面建设“六个百万”城市保供生产基地——百万亩稳产高产粮食(杂粮)生产功能区、百万亩城市保供蔬菜生产区、百万亩水产健康养殖水面、百万头规模生态畜产品基地、百万亩名优特茶桑果基地、百万亩高效生态经济林。
当中的前“五个百万”也成为了今年市农业局重点发展工作。今年全市建成肉禽蛋奶、水产和蔬菜“菜篮子”生产基地387个、面积12.1万亩。主城区蔬菜中,叶菜自给率明显提高,主城区“菜篮子”基地直供直销量达20.8万吨、同比增14.3%;蔬菜淡季、灾期的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春淡和秋淡期间叶菜(毛毛菜、青菜)日均上市量达150吨。
【记者手记】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中,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心是不变的重要指标。
打造百万农业基地,对于杭州这个寸土寸金的发达城市来说,任务不可谓不艰难,却也是势在必行。所以,走到山里,用科技种菜去,山上环境好,水源清洁,无污染,基本不用农药。正是这样,才能倚仗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设备与理念带动传统农业,寻找到老百姓最原始纯正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