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表的故事 有名女生带来一只梅花牌手表,她说:“这是一只有77颗钻的手表,不过钻都在里面。有次修表,师傅一拆开后盖,整个被震惊。” 20世纪60年代,国家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她爷爷积极响应,被分配到十里铺公社。公社离城区很远,居住条件艰苦,整幢楼连一座钟都没有。爷爷是个守时的人,生怕耽误了工作,想买块表提醒自己珍惜时间。 于是就托上海的亲戚,在上海百货商店买了这块表。爷爷倾尽积蓄,甚至卖掉了一间房子。要知道这块手表在当时的黄岩县值半间房。后来,这块手表见证了爷爷努力奋斗带领公社被评为先进。这之后,爷爷成了黄岩大厦的总经理。 现场的老物件,不少都有浓重的历史感。比如有一个老物件对学军中学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一本字典,已经泛黄,不少页脚卷曲起来,很有年代感。 这是1973年1月,学军中学的语文组老师和杭州大学的教授一起编写的《汉语常用字典》。字典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后记》里介绍得很详细:本字典原先由杭州学军中学发动师生,并有杭州长征轧钢厂工人参加,合作编写初稿。在此基础上,又组织了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杭州市和温州市有关中学,与初稿编写单位,组成了有工人、语言文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三结合”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编审工作,作了多次修改、订正。 推荐阅读: 想要在四季青开服装店这么难?租个店铺打理关系就要15万元?
高科技殡葬方式你能接受吗?骨灰盒仓储式存放 祭拜时智能分拣传送 免费试镜还有酬劳!如此"彩蛋"你家有收到过吗 树枝电线频频"来电" 德胜东村给小区树木"剃头" 童年回忆——铜钱、银元 高一(8)班毛艺陶同学的父亲是丽水人,母亲是重庆人。作为移居杭州的一代人,毛同 学爸妈没有存下很多老物件。这次她还是带来妈妈幼年和青年时的一些收藏品。 毛同学说,她妈妈小时候喜欢搜集钱币。正巧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些用不出去的旧铜钱,换来换去就能收集到一大串。值得一提的趣事是,根据她妈妈老家的习俗,在炸油粑粑(重庆的一种特色美食)时,需要把铜钱放到油锅里,这样油才不会四处飞溅。铜钱旁边的银元则是毛同学的奶奶给远嫁到浙江的儿媳妇的礼物,这是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美好婚姻生活的祝愿。 毛同学说:“这次活动一是让我感受到货币的变迁,以前的货币面值都是一分一毛的,而现在一分一毛就很少见;二是通过长辈们的故事,让我体会到祖国正在变得越来越繁荣富强。以前,奶奶要变卖首饰给孩子买东西吃,而现在的家长就不用了。”
下一页:这些老物件将走进西湖博物馆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