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城市和谐共生 做精“最后一公里” 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已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少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习惯性选择。能否与我们生活的城市和谐共生,正是单车运营绕不开的大考。 运营后台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让一线运营人员的工作更加精确。哈啰运营人员胡庆根据后台数据发现,每天夜间11时、12时左右,在滨江区华为、网易等企业附近会出现大量的用车需求。为了保障加班人员的出行,他们每晚会根据后台流量及时补车两到三次。“每次车子一投下去,立刻就有人来骑。还有人对我说,这么晚了你们还在,真是感谢。”胡庆说。 采访中,无论是交管部门、企业还是城市管理专家都将目标指向了精细化、标准化运营。“传统的占道经营不是出路,后续运营应以深入末端为主,如进入小区、商店、单位、学校等,这才是单车停放之地。”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提供了一种方向,而在杭州,此类探索正在展开。 此前,由于共享单车进驻小区后随意停放、破坏绿地、占据停车位。不少社区甚至企业、学校都在门前张贴了“禁入令”。去年7月,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小区却一反常态,成了全国首个公开允许共享单车进入的小区。走进小区的泊车处,记者看到共享单车有序地停放在15个划线车位上,居民可实现在家门口租还共享单车。 堵不如疏。“以前每逢节假日单车叠罗汉一样堵在小区门口,上班第一时间就是来清单车。”东山弄社区党委书记李水琳说,东山弄社区是半开放式小区,又紧邻西湖景区,不让进解决不了问题。于是,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哈啰单车,在此试点“单车直运进小区”。即单车企业运维人员进驻小区,每天全覆盖巡查维护。晚高峰单车进社区前预留足够空位,保证单车“有地方停”;早高峰单车出社区后,及时补给框位单车,保证用户“有车骑”。以此保持东山弄小区全天内道路通畅、单车有序停放。 除了东山弄外,深入最后一公里的尝试还在楼宇和校园开展。在天目山路的天际大厦旁,不仅划出了停车泊位,还采用了“黑科技”蓝牙道钉,用户只有完全把单车停在泊位线框内才能正常锁车。浙大玉泉校区内25个推荐停车点内置了智能化设备,可收集校园内单车骑行大数据,并对车辆的全天候供需作出精准预测。 但对很多用户来说,这样的试点还是太少。目前,杭州仅有两处停放点设有蓝牙道钉。且只有安装了最新的第四代电子锁的哈啰单车才可实现。考虑到目前的新车置换速率和企业盈利模式,全面普及遥遥无期。 与本地原有的出行生态相融合成为另一种共生思路。去年4月起,南京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与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开始全面合作,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共自行车和互联网单车企业合作的案例。今年7月,这一模式拓展至浙江,滴滴委托湖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为“青桔”单车提供运营服务。“湖州自行车公司长期深耕本地,我们希望依靠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实现有序管理、及时调度。”滴滴出行两轮车事业部浙江区域负责人郑可欣表示。 “更多样更全面的尝试要尽快铺开。杭州是互联网之城,互联网大数据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做到城市的超前治理,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应该顺应技术发展走向智慧化。”徐林建议,在以后的城市管理中要善用大数据,并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此外,还要及时关注现在街头上助力车的蔓延,防止单车乱象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