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晨茵 祝梅 1月6日,由阿里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新经济智库大会在北京召开,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在大会上表示,当智能科技变成通用产品的时候,将会推动起新一轮智能经济,而千人千面等个性化定制需求将成为常态,未来3年,淘宝也将打造1万家天天特卖定制工厂。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则预计,当数据和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数个十万亿级产业。“我们在过去几年不断聚焦数字经济的研究,每一年数字经济都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内涵、外延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高红冰说,阿里巴巴一直致力于做数字经济的创新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浪费的经济,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走到线下的实体门店、走到工厂、走到产业、走到农业,赋能这些领域数字化,通过提供算法、算力支持,帮助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12月19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国家授予企业家马云“数字经济的创新者”称号。“对外接受媒体采访和阿里巴巴内部都在说,国家赋予了我们改革先锋这样一个称号,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高红冰说,“要对改革进行致敬,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坚持改革。”他表示,阿里在接下来的时间,坚持用创新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用商业创新去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变革,把它变成一种强大的市场力量。 “新兴产业的成长,例如阿里巴巴赋能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推动服务业和第二产业融合。促进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经济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马名杰表示,建设制造业强国,数字化转型是重要途径。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可以带来质量提升、成本降低、产品创新,这是经济转型升级最基础的单元。对产业来说,一方面传统产业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可以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 展望智能经济的未来 会上,阿里研究院还发布了《结构与重组:开启智能经济》报告,预测了下一个10年智能经济的浮现。报告指出,智能经济是使用“数据 + 算法 + 算力”的决策机制去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经济形态。产品、个体、组织、产业、世界都将完成微粒化的解构和智能化的重组。 高红冰指出,智能经济包含三大支撑要素:“零离线”万物智能,“零错配”协同网络,“零缝隙”数字孪生。这三个零是数字经济的三个要素。他同时描绘了一幅智能经济的未来图景:以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普及为标志,世界将迎来一轮机器觉醒。针对每一个“单体”的个性化的分析和判断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从而实现供需零错配,这就是新市场经济。新一轮以5G、AI、IoT、区块链、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表明“硅基智慧”能够更广、更深、更快、更准确地挖掘数据镜像的宝库,能够参与、指导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认为,只有将最先进的数字经济及智能技术应用于最传统的产业,才能激发最大活力。以计算力和数据资源撬动新智能经济的价值空间,带动产业升级,从而推动经济转型。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认为,应该拥抱智能社会的到来,同时需要从公共治理角度出发,确保人们都能享受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 报告指出,展望智能经济的未来,个体实时的、个性化的、碎片化的需求,能够被传递到生产端,计算能力的充裕可以让这些具体的颗粒状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产业链再根据需求进行生产,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根据阿里研究院预测,智能经济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