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着百万亿元市场神经的资产管理行业监管新规,如今终于一步步落地。
昨天,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发布《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大力度整顿通过互联网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通知》中要求,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
未经许可依托互联网发行或销售资管产品的,须立即停止,存量业务最迟于2018年6月前压缩至零。严格的政策之下,不禁让人想到:互联网资管或许要成为历史了。
严监管是“双刃剑”
事实上,这可谓是“该来的总会来”。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信托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与此同时,《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也于同日推出,对非持牌的机构借助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长远来看,这是利大于弊的事情,有助于行业更规范,更良性地发展。”杭州商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泽标告诉记者。
林泽标分析,此次监管影响最大的是一些没有相关资质备案的私募公司、互联网资产管理公司等。“作为P2P行业,我们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之前严格的监管措施之下,我们已经进行了网络等级保护、银行存管等布局,尽量达到监管要求,所以这次监管新规的出台对我们影响不大。”
不过,林泽标也认为,严格的监管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标准出台以后,对所有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能够获得牌照,挤上‘门槛’,就有获得主导权的机会。但如果没法完全合规,那就可能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
“持牌经营”的巨大改变
“这将从源头上整治资产管理业务乱象,清除害群之马,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告诉记者,非持牌机构依托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违法违规行为更多、隐蔽性更强。“如果不对非持牌机构进行约束,允许它们继续非法违规经营,资产管理业务的乱象将得不到根治。所以在规范传统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必须对非持牌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
董希淼强调,《通知》的核心要求就一点:持牌经营。无论是发行资产管理产品还是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必须持牌经营,即持有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而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发放的一些许可,并不算牌照。
“对大量的互联网平台、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及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这个文件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部分取得资管产品代销资格如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可能可以继续代销相关产品,至于发行资管产品,则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