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区块链等新技术成转型“核动力”
制图 焦俊
虽然告别了“躺着赚钱的日子”,但每到年报季,作为金融“三巨头”之一的银行业仍然是业界的关注焦点。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触底回暖以来,各大银行的年度“成绩单”不乏亮点,今年也不例外。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已有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行,以及招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内的共计15家银行公布了2017年年报。其中,工行依旧是最赚钱的大行,农行、招行则取得了近几年来的最佳成绩。
此外,在多家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好于预期、不良企稳的态势下,上市银行终于快走出“苦日子”了。据Wind统计数据,这15家上市银行2017年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4万亿元,同比增长4.66%,平均日赚32.72亿元。
多家国有行利润增速重返“4”时代 银行业呈持续回暖态势
与2015年净利润增幅一度跌至“趋零”、2016年度业绩增速维持在1%左右相比,2017年大型银行终于一改过往几年的盈利“尴尬”。
据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行的2017年报显示,它们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8%、4.9%、4.76%、4.67%、4.48%,多家大行增速重返“4”时代,净利润增速几乎都较2016年提高了至少一倍。工行则以2875亿元的净利润,保持了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
而在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中,更是有多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保持在两位数。据记者统计发现,招行、宁波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银行五家银行2017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19.5%、11.4%、21.4%、10.7%。
“净利润增速的增长主要受经营状况的回暖和息差走阔等因素影响。”浙商金汇信托财富运营中心总监徐常伟分析认为,近几年国内实体经济渐显佳境,有利于银行利润率的提高;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以及人民币市场利率保持高位运行等多重因素也进一步推动了银行净息差增长,特别是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受益更加明显。
不良率向来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检测仪”。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已经披露的15家银行年报来看,绝大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好转,但存在一定分化。记者观察发现,一方面,农行、招行去年实现了不良“双降”,而工行、中行、建行、江阴银行等9家银行的不良率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此项指标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申万宏源研究团队认为,银行业不良率的改善,这背后最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事实上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周期处于“L型”走势的底部回暖阶段:GDP增速稳中有升、PMI再次回到荣枯线50%以上、PPI显著转正并持续至今,与之相应的便是不良率逐季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