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畔悟“半”,上塘河衣锦桥的“半半哲学”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1-21 12:36   

那座单孔石拱桥的确老了,几度坍圮又几度修整,桥顶左右两侧几块苍青色的石栏板深嵌着生锈的陈年蚂蟥襻,显示着它的资历与老迈。脚下的上塘河显然比它更加古老,毕竟凿河在先,造桥步后。桥边的风雨连廊和美人靠均已拆除不存,没有了“鸡鸣早看天”的荷锄农夫,只有路人匆匆,向深秋时节的“人迹板桥霜”投去惊鸿一瞥。

这座桥,就是唐代开建的半山桥,大名衣锦桥。

不妨设想,在一个月白风清,万籁俱寂的夜晚;或者就在风停雪住,天地苍茫的清晨,一位清癯老者头戴斗笠,形似钓叟甚抑或隐士,吟诵起清人李密庵的《半半歌》,轻徐地从桥上飘然而过。

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子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事实上,“”的哲学,是半山整个文化体系的根脉。而这个根脉,是悠久的中国传统的儒文化培养和孕育的。中庸哲学,为半山之“半”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养料,使半山居民,避免偏执,不走极端,可进可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踏上半山桥,徜徉桥畔,就能对半山的半之哲学,获得深刻的领悟。

雅俗各半

↑《杭城西湖江干湖墅图》(上塘河段局部)清康熙55年至雍正5年间彩绘本

这半山桥下的上塘河,也是颇有来历,它又名上塘运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最早由秦始皇开凿,俗称秦河,比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要早,隋炀帝对它作了拓宽和疏浚。

↑《杭城西湖江干湖墅图》(上塘河段局部)清康熙55年至雍正5年间彩绘本

上塘河源自施家桥,从杭州丁桥镇进入余杭境内,穿越星桥镇、临平镇,至施家堰进入海宁,由海宁盐官进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上塘河初为江南运河南端,元末张士诚开凿新运河前(塘栖至江涨桥段),上塘河一直是大运河进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开凿之后,江南运河改道,上塘河成为江南运河支流。河上的这座半山桥,名字同于半山区域地块本名,百姓叫来朗朗上口,明白易记。而它的大名衣锦桥,太过风雅,反而无人称呼。2004年,有关部门维修古桥,一块深藏桥身三百多年的石碑重见天日,碑上刻有《衣锦桥重建记》,称此桥建于唐乾符二年(875)。

↑钱镠王画像(常熟博物馆藏)

为什么此桥大名叫做衣锦桥?查证古桥建造年代,恰是定都杭州的吴越国王临安人钱镠身强力壮的青年时期。那个阶段,因武艺高强,钱镠屡立军功。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七月,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运用伏击和虚张声势等战术,阻吓了黄巢军的进攻。唐光启三年(887),唐朝政府任命钱镠为杭州刺史,此后钱镠更是春风得意,接连被任命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治杭州,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基本控制了两浙。公元901年,钱镠衣锦还乡,大宴亲友。公元910年,钱镠又一次衣锦还乡,所以半山衣锦桥的得名,极可能与他衣锦还乡的史实有关。

据说,此桥最初叫“依君桥”,取名的本意是宣扬百姓依靠政府,享受皇恩浩荡,但是马屁拍在马脚上了,朝廷大臣得知此事,认为“君”是万岁,是真命天子,把“君”字刻在百姓日用的普通石桥上,是为不尊不敬,必须改名。根据年代推算,钱镠当上杭州刺史是在887年,距离造桥不过12年,在杭州站稳了脚跟,羽翼丰满,杭州居民以他的喜好把桥名改叫做“衣锦桥”,也是顺理成章。

“富贵而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这一想法符合俗世人群对功成名就后接受道贺,与人分享喜悦的朴素愿望,愿望是俗的,名字却是雅的,雅俗互相钩连,握手言欢。

另一个雅俗共处的例子,来自于这座衣锦桥桥门的一副对联:

欲泛仙槎向何处,

偶传红叶到人间。

今天到了这座老桥,想要再寻觅这副对联已不可得,因年深日久,石头上所刻的字迹早已漫漶不清。这副对联风格洒脱高迈,表面的俗的理解,就是指秋高气爽时节,红叶拥塞河道,诗人醉心红叶美景,赞美秋光秋色,这么理解未尝不可,反正美景当前,诗词略添情趣而已。但实际上,这副对联包含着一个凄美的典故,各种版本虽然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

红叶题诗流传较广的版本,说的是唐僖宗时(公元862~888年,正是半山桥建造的年代),一名叫于佑的书生来到御河岸边撩水洗手,宫城中飘流而下的一片大红树叶引起他的注意,叶片似有墨迹。捞上红叶细看,竟有四句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延伸阅读▼

翻过石灰坝,走读夹城巷、长板巷、东粮泊巷

飞跃千年,飞跃见证杭城变迁的上塘河 

↓ 见 下 页 ↓

恩威各半

据《杭州的古桥》一书记载,现在这座老桥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建。“桥为多级台阶半圆形单孔石拱桥,通长29.5米,宽4.48米。拱顶饰有一组龙纹石雕,桥墩由25层条石错缝叠砌,桥面平台雕葵花式图案。

《杭州的古桥》书籍封面

衣锦桥是旧时人们去半山娘娘庙的必经之路。每年春天,杭嘉湖一带蚕户桑农有到半山娘娘庙进香祈求平安的习俗。人们划船至衣锦桥停泊,然后上岸去庙里进香,同时又在衣锦桥一带交易桑苗,形成衣锦桥热闹的集市,既有买卖桑苗的,又有其他各种小商品的交易,有趣的是,还有不少泥塑的彩猫的小摊位。原来,这一带养蚕户都有在蚕室内摆设泥塑彩猫的习俗,用以恐吓老鼠,保佑蚕室平安。”仔细琢磨一番,这双面泥猫实在是一个实践了半之哲学的精妙样板。

↑半山泥猫(图自浙江档案局)

“半山泥猫”历史始于南宋,后来成为了民间吉祥物,制作上经取泥、和泥、入模、出模,再经焙干、上白粉、线描、上彩、上清漆等十多道工序,凸显泥猫的活泼机灵。古时候,泥猫都由半山娘娘庙雇用工匠手工制成,工艺讲究,造型夸张,猫的眼神和胡须尤其生动,羊毛做的两撇胡须活灵活现。近年来,半山街道致力于保护这些文化瑰宝。“但‘半山泥猫’这一桑蚕文化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失去了昔日‘本土神猫’的光环。”半山街道书记周利光说,“半山泥猫”是半山区域文化的精华,街道今年花了大力气研究探索泥猫活化项目,通过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协同性路径活化,宣传展示“半山泥猫”,并完成对泥猫的保护以及其潜能的开发。

今天来观察半山泥猫可以发现,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双面,一面威风,让鼠辈心惊胆战,一面和气,让蚕桑如沐春风,一半对一半。双面泥猫身上这种半山哲学,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所谓霹雳手段,指铁的手腕和毫不妥协的专政,菩萨心肠,是指仁心仁术,半山泥猫完成了爱与恨的辩证统一;对老鼠的狠,方能显出对蚕桑的爱。

↑半山泥猫(图自浙江档案局)

泥猫的双面形象,还可以用国际化的视野来加以解读,比如它可以与古罗马的雅努斯(Janus)来比较。雅努斯,罗马人的门神,也是罗马人的保护神,传说中,雅努斯有两副面孔: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副年老,看着过去,一副年轻,看着未来。雅努斯是罗马本土最原始的神,它用辩证思维在观察事物。再比如双头鹰图案,现在常见于欧洲各国徽章和旗帜的图案,土耳其警察部队的徽章有双头鹰的图案,俄罗斯的国徽上也有双头鹰,象征它一头向西方,一头向东方。双头鹰本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国徽。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在其占领地上,生活着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等多个民族。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联合。这里透露的,是一种保持平衡的智慧,以及俯瞰全局的气度,它与半山的“半”哲学,不正是息息相通么?


▼延伸阅读▼

世界文化遗产:临平上塘河,临平的母亲河!

杭州半山泥猫:萌了几百年的“喵星人” 

↓ 见 下 页 ↓

里外各半

2004年4月,杭州文物建筑工程公司对衣锦桥进行维修时,在桥腹的泥土中发现了一块石碑。该碑高34厘米、宽59厘米、厚23厘米,太湖石质,碑上刻有文字,这就是《衣锦桥重建记碑》。该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记载衣锦桥确切纪年及相关情况的实物例证,具有难以替代的历史价值,衣锦桥的身世之谜在不经意间,被这块小小的碑石悄悄揭开了。

《衣锦桥重建记碑》的碑文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开篇即明确地记载:“衣锦桥建于唐僖宗二年(公元875年)毁于宋南渡之末复建于元世祖时”。寥寥可数的二十四个字,浓缩了衣锦桥四百年风雨,更至关重要的是,由此衣锦桥可定位于杭州早期有记载的古桥序列,佐证了半山地区的衣锦桥是古桥的传说。虽然在圮毁复建中,衣锦桥改变了桥的某些建筑元素,但并未造成桥本身的历史断裂,也未切断其对文化传承的经脉,始终在原地坚守着自己的使命,甚至成为了半山的标志,成为研究半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物载体。据考半山娘娘庙山门就在衣锦桥附近,衣锦桥旁有直达庙前的小路。衣锦桥之所以能成为半山的地标性建筑,外因在于其使用功能和特有的地理位置,内因则更多依附于半山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尤其类似祭祀半山娘娘这样的活动。据明代兵部尚书胡世宁撰《敕半山娘娘庙记》:“五月初一日,为娘娘诞辰。凡西湖及城河诸道龙舟,悉至半山朝礼。登高眺望,来往如飞,洵为巨观,犹汩罗之吊屈大夫忠忱,千古一辙也。娘娘昔患疮殁,凡患疮毒者,祈之辄应。都人士女,瞻礼无虚日。”如此看来,半山娘娘不仅是蚕农的保护神,还“兼职”其它庇佑事宜,这样的神灵在民俗活动中受欢迎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衣锦桥

《衣锦桥重建记碑》对明代衣锦桥的状况,用了相对多的文字作了表述:“至明天启三年临江五图里人周名扬者乐善好施见桥将圮请于水利道葺而新之以迄于今。”据《嘉靖仁和县志》、《康熙仁和县志》记载,“临江”系乡设置,明清时期均属仁和县管辖,就是“今天览桥白石庙和彭埠土备塘以西地带”。碑文中的“图”即是“里”,它是明清时行政区划乡以下地方的单位名称,是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里人”即本地人。该段碑文可解读为: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久居临江五图的地方有个叫周名扬的乡坤,平时就乐善好施,见桥年久失修,几近坍毁,便有意个人出资修桥,并专门请示了府衙管理桥梁的主管部门——水利道,在征得同意后自己出钱将桥修葺一新,使得衣锦桥能使用到现在(即清代重建之时)。这段碑文不仅是历史的记载,而且也是对清代重建衣锦桥的注解。

碑文后半部分内容为:

乾隆四十三年重建会首仝

王宏褚 心诚師 余世昌

葉文侯 曹耀千 胡沛高

王贤仓 袁配周 王大文

鲁楚玉 倪甫仁 王茂昌

王天发 倪鼎忠 倪大昌

倪新侯 姜大发 性天師

妙德師

莫道師

程聖玉助 禾十千疋

第一行,明确记载衣锦桥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进行了重建,而所附姓名者都参与了重建工作。至于碑文中的“会首”是对各民间组织的召集人、各里里长、宗教内部管理者、祭祀活动组织者等人的俗称,用在碑文中是对重建衣锦桥的参与者身份的统一界定,避免赘述。“仝” 则表明这些人不仅自己捐钱修桥,同时从事了与古桥重建相关的比如募捐一类的具体工作。他们,是衣锦桥重建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是重建桥梁的功臣。

碑文的末尾一行“程圣玉助 十千疋”中的“疋”字是一个字典上未收入的文字,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疑惑。毋庸置疑,这个字出现在碑文中一定自有它的含意,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依照文字运用的实际情况考察,可以判定这是一个俗字,所谓俗字就是主要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字,是相对正字而言的。“疋”字出现在碑中,说明在当时是流行的,至少是在民间流行,且被大家所接受。“疋”的字义在这里应该是指钱之意,读音为“yá”。而“十千”即“十贯”,“足”指面值与使用面值等值的钱币,因为当时社会上还流通着一些面值不等值的钱币,故末一行可解读为:程圣玉捐助足钱十贯。

浙江省书法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书法教师“金教鞭奖”获得者吴子建从书法角度,对这段碑文作出了解读:

乾隆四十三年衣锦桥又重建并立碑记事。该碑字体应属楷书,造型结字天真、不失法度,用笔隽逸,却不妩媚。无论从书法或雕刻上看皆属民间派别。风格和魏代龙门二十品较接近也许是巧合。清康雍乾时期书法推崇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满朝文武包括大内笔架式争相临摹研学成为时光主流。故为馆阁体即官方用字的形成奠定基础。而该碑书风与明代砖文一样,非主流。所以推断是民间刻工自写自刻。历史上亦有先河。另有六列捐资者姓名亦为后补。前后风格不统一”。

衣锦桥重建完全是民间所为,但并不亚于官修。明清时期,积德以修来世的宗教思想在造桥修路中体现最为积极,民间捐资修建桥梁成为风气。衣锦桥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是幸运的。从结果看,当时参与重建工作的组织者态度认真,重建工作得到了众人的大力支持,募集的钱款足以请到一流的建桥队伍。

重修的衣锦桥,是用善款托举起来的,而在衣锦桥桥洞里,还镌刻着一些名字,他们作为此桥的捐资者,将自己名字镌刻于桥洞之中。如衣锦桥北面桥洞下刻:

信士張勝高助艮(银)五兩;信士梅啓昌助艮二兩五分;信士沈雲华金室□氏助□□五拾两”…等等。

曾担任过杭州市文保所所长的陈进猜测说,在桥洞上留下名字的人,很可能是当时修桥的民工,至于在哪个年代所留,因衣锦桥多次圮毁、复建,已不可考。

那么,民工为何要桥洞上留下名字?陈进解释,桥洞上刻字,一般人看不到,显然刻字者既想留名,又有所顾忌。但相比于埋身于桥腹的那块《衣锦桥重建记》石碑,桥洞中的名字已经算是裸露于外,昭告世人了。刻碑的本意,是要展示给他人观看,但衣锦桥的清代石碑却深藏不露,躲在桥身内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良苦用意?

陈进所长分析,这种作法在古时并不鲜见,比如1924年,在雷峰塔砖孔内发现藏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以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2000年初,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文保部门清理了倒塌的原址废墟,发掘了地宫,出土了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一批重要文物。那些东西,也是预埋塔中,等待今后大白于天下。

说回到衣锦桥,重修捐资者的这种藏碑的心态,在陈进看来,正是为了完好保存这段历史,传达这样一种信念:桥可毁,历史的脉络不能断,虽然重建衣锦桥是大好事,但他们并不想立刻扬名图报,只想给历史,给后人有个交代,这就是那块石碑静卧桥中,不显山,不露水的真正原因

但是,无论是桥洞上镌刻,裸露于外的信士之名,还是桥腹中深埋,躲藏于里的石碑碑文,半山人对家乡古桥的珍爱之心,对历史文脉的呵护之意,却如出一辙,那是真正的里外一体,人桥合一。

↑2019年,隈研吾再访杭州,他在码头边拍摄大运河

2013年年末,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来到杭州,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对杭州的印象:“印象深刻的话肯定是桥。杭州有许多桥,这些桥呈现出来的都是不同的风貌,有像断桥那样传统的石桥,也有跨江大桥那样钢铸的桥梁,有些是有‘屋顶’的廊桥,有些桥上甚至摆放着家具。杭州的每一座桥都有个体的风格,让人怎么看都不会厌倦。”

应该告诉这些远方的来客,在杭州半山,还有这么一座让人百看不厌的衣锦桥,由它诉说的“半的哲学”,也许比这座老桥本身还要动人。

▼延伸阅读▼

大运河在我心中流淌

广济桥,京杭大运河上独一无二的七孔古桥

千年运河畔,那些改自“宫庙”的百年名校 

来源:半山发布(ID:banshanjiedao)  作者:《桥畔悟半》半山记忆  编辑:郭卫
返回
这段碑文不仅是历史的记载,而且也是对清代重建衣锦桥的注解。杭州半山泥猫:萌了几百年的“喵星人”↓见下页↓里外各半2004年4月,杭州文物建筑工程公司对衣锦桥进行维修时,在桥腹的泥土中发现了一块石碑。寥寥可数的二十四个字,浓缩了衣锦桥四百年风雨,更至关重要的是,由此衣锦桥可定位于杭州早期有记载的古桥序列,佐证了半山地区的衣锦桥是古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