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江干湖墅图》局部 制于清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五年间(上西下东) 杭州人习惯于把夹城巷和长板巷统称为“长板巷”,因为这两条巷子本来就是通的,只是过了洗衣机厂之后,门牌就变成长板巷了。杭州城里家家户户都用过的金鱼牌洗衣机已经变成松下牌了,洗衣机厂变成了远大花园。
83年,我们家从二圣庙前搬到了文一路。后来,外婆家里拆迁过渡,搬到了新建的朝晖三区。长板巷是我们去外婆家的必经之路。最早的时候,长板巷的路还没有修好。有一段居然是两条钢板搭起来的,骑自行车的人必须下车推行,人站在一条钢板上,自行车在另外一条钢板上。每次经过,都像是耍杂技。现在想想蛮好笑的。德胜老桥边有一家饮食店,夏天的时候买冰淇淋果子露。每年暑假,妈妈会带我去吃个几次,是相当高级的享受。
从白荡海出发,穿过文一路,走到湖墅南路,一路呼朋唤友,再从长板巷走到朝晖五区的少儿公园去玩,是我小学时期经常干的事情。现在算算脚力也是不错的了。 今天从古河巷走出来,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老桥边,桥边还有个公园,我一下子有点蒙圈了,这是哪儿呀?到了公园门口一看,嗨,夹城夜月!这不就是老底子吃淇淋果露的地方嘛!夹城夜月是湖墅八景之首,中秋之夜,月亮慢慢在德胜桥头升起,犹如月在桥上行。潮落月东出,清光满夹城。这景致有时候是需要人造的,再配合文人墨客的创作,意境就来了。不然,像从前那样搞几个采沙船在码头上,乱七八糟的,谁能把它和“夹城夜月”联系在一起呢?
东粮泊巷位于长板巷和德胜路中间,一听名字就知道它也是与运河有关的。运河最早的功能就是运粮啊。 长板巷118号现在是王星记扇厂,是搬迁过来的。门口好不气派,里面还有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大门口右侧的那块石碑-扇业公所墙界,民国时期是属于杭州扇子行业协会的,旧址位于维景五洲大酒店旁边的中河路高架桥。1990年,中河路改造的时候,王星记扇厂的副厂长毛维东天天蒲在工地不走,就是为找到这块见证了杭州扇业发展史的石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毛女士从拆迁队手里抢下了这块宝贝。
沿着长板巷,再一直往东走,就是石灰坝了。说实话,我一直把石灰坝和莫干山路的石灰桥混为一谈。今天才知道这条走了3年的上学之路是杭州运河的三塘五坝之一,里边的学问可大了。 上塘河的土坝和堰坝过船 石灰坝是德胜河(运河支流)与上塘河的交汇之处,上塘河的水位比德胜河要高出1.2至1.5米,为了防止上塘河的水全部流入运河,所以在此筑坝拦截,起到了灌溉和防洪抗旱的作用。杭嘉湖地区(下三府)养蚕的农民从水路到半山娘娘庙上香,需要在此翻坝。坝的两边装有绞车,由4-6名坝工生生地把船拽过坝去。80 年代末,三堡船闸通航之后,上塘河通行的船只渐渐少。2009年,石灰坝桥拓宽,闸坝被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