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辈的富阳人,知道西堤路,却不知西堤……2020年7月的那场梅汛,让富阳人再次意识到这条逼仄狭窄,上了年纪的西堤路,更是一条守护着富阳内城的城市防洪堤。
据《富阳县志》记载,西堤于1950年冬全面建成,全堤保护农田4.52万亩。是当时唯一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大堤。今年,距离西堤建成恰好70年。 从一楼门洞穿入,沿台阶上至二楼,穿过一道走廊,前方有亮光,行至尽头,却又是道路。这情景恍若只在重庆见过的3D建筑。 西堤路53号,一幢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6层楼,依堤而建,两层位于西堤堤顶以下,四层位于堤顶以上。堤顶高约11米,足够高的落差形成了特殊的房屋结构。这也是西堤路独有的建筑形态。 皇天畈治理,建西堤防洪 曾经是城西社区会计的陈柏海今年70岁了,说起西堤的时候毫不含糊,随手一画,将堤坝50年前的样子在一张白纸上还原,仿佛西堤的模样一直刻在他的脑海中。
△陈柏海指着地图向记者讲述西堤的过去
据《富阳市水利志》记载,西堤本名皇天畈防洪堤,是富阳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城市防洪堤。东起镬子山,西至鹿山,全长3千米,粘土堤坝,距富春湾堤约0.5千米。保护面积15.01平方千米,其保护区域为富阳主要的经济、文化、生活区。 “如果没有西堤,皇天畈年年要发大水,”陈柏海自幼就知道西堤对于富阳的重要性,“外江水位只要一到恩波桥的桥墩,里面就一塌糊涂,地势太低了。” 建西堤,是皇天畈治理防洪工程的需要。皇天畈,三面临山,一面临江,四周高、中间低,畈心海拔低于富春江正常水位。每临雨季,山洪下注,畈内积水成内涝;凡遇富春江上游暴雨,水位上升,加上潮水顶托,屡屡造成洪水倒灌,农田被淹。历代灾害频繁,农民苦叫皇天。
△西堤路起始段(西堤北路)
据《富阳县志》记载,唐代以后,便有一些零星水利建筑。唐贞观十二年(638)县令郝砆开阳陂湖;明嘉靖初(1522)建普济堰;万历间(1573—1619)建马山堰、陶溪堰;1934年派壮丁5万工,疏湖南浦5900米,阳陂湖筑堤1380米……但是,这些治理仅限于灌溉,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对于大规模治理,官府“欲兴无能”。 从1946年5月开始,首次进行勘测、规划,直到1949年元月,始建皇天畈堤,4月底完工,完成土方4.01万立方米,筑成小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月复工,同年8月完工。自此,皇天畈迎来生机。
△皇天畈水利工程图(孙复东提供)
今年83岁的孙复东曾担任富阳县水利局局长,是富阳水电最早的水利技术骨干之一。他干了一辈子的水利工作,对皇天畈水利工程耳熟能详。
△大浦闸
△浙江铁工厂(杭氧前身)承建的皇天畈水闸 △1950年的大浦闸排涝站 △1965年整修后的大浦闸排涝站 “防洪堤和大浦闸建好后,皇天畈开始大面积有组织地开垦良田、改造低产田。”孙复东介绍,皇天畈水利工程除皇天畈防洪堤(西堤)外,还有穿堤水利建筑物水闸工程三座:大浦闸—水闸工程、秦皇桥闸和鹿山闸—水闸工程,泵站工程二座:大浦闸—排涝站和鹿山闸—翻水站,都是皇天畈地区的重点水利工程,与皇天畈堤一起,共同发挥防洪、排涝、配水功能,这些共同构成了富阳最大的综合水利工程。
△皇天畈防洪工程竣工图(孙复东提供)
“现在的皇天畈堤是20年一遇标准。”孙复东分析说,西堤建成后70年来,这条堤坝承担了应有的防洪作用,但也经历过决堤和多次加固改造。 ▼延伸阅读▼ 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富阳全面进入防汛迎战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