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代表作:《紫罗兰》
捷克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强烈到有些让你惊讶,他们似乎对瑞典学院评出的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
据说在街头问本地人捷克有谁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人们第一反应是他们熟悉的赫拉巴尔。其实真正得过诺奖的是捷克诗人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赫拉巴尔只是在1994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而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早在1984年就凭借作品《紫罗兰》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颁奖词是“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21年,在布拉格书店的柜台上出现了一本名叫《泪城》的诗集,纸张发黄,封面使人联想起糖果铺子里的劣质包装纸。但就是这本其貌不扬的小册子很快便风靡了捷克,让塞弗尔特有了很多的诗歌追随者。米兰·昆德拉一直很推崇塞弗尔特:“我们这个命中注定惨遭蹂躏的小国怎么有能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证明确实在我们面前:这一位拄杖倚在桌前的诗人,这一位将民族的天赋清晰流露的诗人。他是捷克现代主义的象征,他更是一位不妥协的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自由的胜利。”
上世界80年代中期,很多中国读者都是通过他获得诺奖的诗集《紫罗兰》认识塞弗尔特。翻译家杨乐云在译介他的《世界美如斯》时感慨:“每译好一篇,都像是享受了一道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