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套二:以“领导”之名,行诈骗之实 王女士是萧山某科技公司财务。在上班时间,她突然接到公司“领导”曹某(化姓)的电话,要求她加入一个QQ聊天群,有急事。按照“老板”要求,她以网银转账方式将公司账户中88万余元转到“合作单位”的账户。直到真正的老板来询问此事,她才发现上当了。 接到事主报警后,萧山公安通过与驻点银行迅速联动,全力开展涉案资金止付工作,最终成功抢先一步,不到10分钟将多张嫌疑卡号内的资金冻结,涉案资金被全额拦截。 不法分子冒充各类身份诈骗,屡屡得手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受害人没有及时电话或者当面核实事情的真伪。近日,在金华地区发生了一起冒充镇街领导干部,向下属借款的诈骗案件。对此,萧山警方立刻编辑提醒短信,及时发送到各镇街相关人员手机中。 这样及时预警的举措,在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据警方介绍,邻市有不法分子潜入家校联系群中,冒充班主任在群里发送二维码,要求家长扫码交纳“培训费”,虽然事后被识破,但已经有家长上当了。得此消息后,区公安分局立即对接区教育局,通过班主任将预警提醒发到各个班级的微信群,给家长予以提醒。 【套路小结】 ——冒充身份类诈骗 (一)冒充学校老师诈骗培训费:不法分子冒用受害人子女的昵称和头像,谎称有名校名师授课,且名额紧俏,制造紧迫感,催家长打钱; (二)冒充企业老板诈骗财务人员:把财务人员拖入公司高层QQ群,或盗取事主单位领导、同事等头像,QQ、微信联系财务人员; (三)冒充部门领导向下属借钱:利用下属不敢当面求证真伪的心理,以领导的名义开口,以此骗钱。 圈套三:以“付款”之名,诱导转账后拉黑 今年7月,萧山进化的小裘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某购物平台客服人员,问他之前是否在平台注册并有未付清款项。得到肯定答复后,对方称因平台调整,该账号需要注销,不然会影响事主银行卡信用,而注销需要先把一定额度的钱转到指定账号。之后,小裘便按照对方语音指示一步步操作,稀里糊涂地转给对方9.3万余元后,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警方表示,此类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遇到此类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挂断电话,去购物平台查看核实。就算是要退款,那么操作程序也一定是通过官方渠道。尤其是当前很多诈骗网站的服务器架设在境外,一旦发生该类案件,要追赃的难度就大大增加。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群众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套路小结】 ——购物消费类诈骗 (一)低价购物诈骗:在微信朋友 圈、二手交易网站等发布低价商品信息,等受害人打款后,要么不发货,发假的快递单截图,要么发与描述不符商品,或者干脆将受害人拉黑; (二)购物退税、退款类诈骗:以货物有质量问题需要给你退款,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身份信息等,然后以退货客户多等理由要求客户走公司流程,一系列操作后钱就进了对方腰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