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水路南峰公寓的老房子里,住着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夫妻。每天下午,两人各处一室,一个专心画画,一个低头裁衣,将看似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们是王不瑕、徐杏卿夫妇。
退休前,王老师在萧山第三职高教书,徐老师在萧山义桥二小教书,几十年来两人桃李满天下,早在1995年,两位老师就被当时的萧山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授予“教育世家”的牌匾。王老师则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美术作品多次在华东地区6省展出。 两地分居20年 二老都是永康人,20世纪40年代,王不瑕考入萧山湘湖师范,毕业后在临浦镇小学教书。徐杏卿前来萧山相会,两人结婚。王不瑕自小爱好画画,教书后仍不忘心中所爱,又于1956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就读。 没想到造化弄人,王不瑕大学毕业后,因客观原因回到永康务农。之后20年,夫妻俩分居两地,王不瑕在永康田里从事最苦最累的农活,徐杏卿一个人在萧山边工作边带三个年幼的孩子。 那时没有电话,交通不便,两人就写信报平安。只有到寒暑假,徐杏卿才能带上孩子赶回永康老家住几天。最好的年华,两人异地分居,但相互牵挂,相互扶持,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们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还将自己的几个子女都培养成才,其中有两个还在20世纪80年代考上了研究生。 夫妻恩爱72载 退休后,两位老人谢绝了晚辈的邀约,在南峰公寓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住就是25年。 日常生活中,王不瑕潜心作画,徐杏卿专心做裁缝,两人互不打扰,又抬头可见。王不瑕画了一幅好画,就会喊妻子过来欣赏;徐杏卿做好衣服,也会喜滋滋地展示给丈夫看。现在夫妻俩穿的衣服,除了羽绒衣和毛衣外,大都出自徐杏卿之手。特别是夏天的衣裤,她选用丝绸作原料,既合身又舒服。 聊天过程中,王不瑕兴致勃勃地拿来了一个布包,说是妻子亲手做的,出去时背着方便又实用。他又翻出一套理发工具,话语间满是对妻子的爱意:“三十多年了,我的头发都是徐老师理的。” 徐杏卿羞涩地捂着脸笑,然后说起了丈夫的各种优点:“他有多种身份:电工、泥水工、木工、厨子……家里的电线、电灯都是他自己布线和安装的,小的修理活他也能搞定。”说话的时候,两人不时对望一眼,目光温柔。 掐指算来,两位老人从相知、相爱再到相守,恩恩爱爱地走过了72个年头。虽然那个年代的婚姻是媒妁之言,但两人都庆幸遇上了对的人,即便两地分离20年仍不改初心。王不瑕说,结婚以后夫妻之间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心里记着的都是对方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