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我已经很小心了呀。”得知曾经对自己无比热情的业务员竟然是骗子,李阿姨蒙了。 李阿姨今年68岁,几年前,她原本盘算着给自己选一家舒适安逸的养老院,却因为办了一张会员卡,一步一步踏进陷阱,养老钱差点被人骗光。“这么热情的年轻人,怎么会是骗子?”李阿姨还是想不通。 圈套始于5元钱办卡 2015年初,李阿姨听朋友说起,有一家养老公司推出了5元钱办会员卡,凭会员卡每个月还能拿小礼品。对李阿姨来说,5元钱根本不算什么,于是,她也去办了一张会员卡。之后的几个月里,她参加了几次养老公司组织的活动。“就是大家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挺热闹的。”李阿姨说,每次活动后,她确实能带回一些鸡蛋、大米、食用油之类的小礼品。当时,李阿姨觉得,这5元钱花得真不亏。 成为养老公司会员数月之后,业务员郑某向李阿姨推荐了一款养老产品。“李阿姨,我们公司是专业做居家养老项目的。您现在投点钱,到时候就能优先入住我们的养老院。”郑某说,“这笔钱是保本付息的,年化收益有10%到11%,投资越多回报越高呢。” 对于郑某的推荐,李阿姨并未完全相信,只答应先投资3万元“试试水”。然而,看着每月都能准时收到的利息,李阿姨放松了警惕。2015年到2017年,但凡手头有点闲钱,李阿姨就会投资到郑某推荐的养老项目里。其间,她还参加了养老公司组织的低价旅游活动。 2018年4月,投资利息迟迟没有到账,李阿姨就打电话询问养老公司,得到的回复是“过几天就会到账”。然而,几天过去了,李阿姨看到的却是电视新闻中养老公司跑路的消息…… 亲眼所见也可能是假的 同样受骗的还有王阿姨,她是从一起跳舞的小姐妹那里听说有高回报养老项目的。“我们主要是靠经营养老院盈利,在南京、青岛都有养老院,在海南也买了地皮,准备动工了。”当时,业务员这样对王阿姨说。 王阿姨觉得这个项目还不错,果断投了1万元。第二年,她和小姐妹受邀参观了养老公司位于临平和南京的养老院,这次参观让她对这家公司信心大增。“那边环境很不错,亲眼所见还会有假吗?”王阿姨随即追加了10万元投资,后来又陆续投了不少钱。 结果可想而知,除去已收回的利息,王阿姨一共损失了8万多元。 案发后,很多老人都觉得,自己做事已经很小心了,没想到还是上了当。他们不敢相信,这家曾经让他们坚信不疑的养老机构,其实是个非法集资的皮包公司,上头还有一家外地的总公司,而他们去实地考察过的养老院,只是皮包公司租来的场地…… 经查,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本案4名被告人汪某、顾某、王某、李某以公司名义,通过组织推荐会、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公开宣传养老服务、艺术品等投资项目,以年化收益8%至15%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向客户承诺还本付息,共向800余人非法吸收资金1亿余元,造成客户损失5092万余元,吸收的资金主要流向了位于外地的总公司(已另案处理)。 结合案件事实、情节以及被告人在整个集资犯罪活动中的作用,下城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本案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3个月到1年8个月不等,并处罚金,继续追缴违法所得。另据了解,日前,该非法集资系列案件主犯曹某已因集资诈骗罪被江苏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法官提醒:养老是一种“消费”,不是一种“投资”,期望在其中大赚一笔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面对那些打着“投资”旗号的所谓“养老项目”,老人首先应该在心里打个问号,千万别被高利诱惑,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