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众对乡土营建的关注度提升,社会效应回馈更应注重。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及下属“ALAN博士城乡合作社”曾发起一场乡村实验,初衷是以真实的市场条件作为背景,来探索在当代及未来中国可能成立的小型家庭农业——“小美农业”模式。以此,尝试作为对当前主流思维下所倡导的“规模农业”的一种可能的有益补充。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一般耕作面积在15亩(1公顷)以下,以农民家庭(或个人)为单位的种植型农业,强调精耕细作,讲求农产品的高品质,实现农民务农的较高收益。
其运作方式可以归纳为:以1+N为运转的“基本合作单元”建立城乡(农户+居民)互信社群;小规模种植,促进小农增收(每月5000元左右甚至更多)并可复制的社群单元;通过务农增收,吸引部分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回乡创业,缓解乡村衰弱;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农民的需求,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自下而上对乡村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推动乡间的“经营与永居”。
不少学者认为,“小美农业”模式对农村经济复苏和农村复兴有帮助。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诗宗表示,局部来说,这个模式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但假如这种模式得到大量的仿效、复制、改造,有可能改变农业生产的面貌。他认为,互联网电商将来会覆盖农村影响农业生产。
未来,中国的乡村将会是一种“隐形城市化”的状态,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的生活。这意味着,建筑师在乡村建造过程中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其与乡民直接或间接交流所产生的互动效应,将不再是单纯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其中所隐含的需求的丰富性可以使乡民成为乡村产业生态圈的一边,并营造出乡村建造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这一模式或许能够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乡村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增强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